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选文出自陈醉云的《乡下人家》一文。
2.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3.读了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
4.用“”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二)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这块琥珀的特点是()。
A.美丽 B.硕大 C.透明 D.圆润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是可以看见苍蝇和蜘蛛的________,然后可以想象苍蝇和蜘蛛是怎样________琥珀的,接着可以推测________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最后可以知道在________时代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苍蝇和蜘蛛当时在松脂里挣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松脂球埋于地下几千年,形成了琥珀。( )
(2)这块琥珀的价值在于它非常珍贵,可以做成漂亮的首饰。( )
(三)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选文出自_____国田园派诗人_________的《_________》一文。
2.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__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桦树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 )的寂静 ( )的金辉 ( )的雪花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 )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
(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
(四)
这白鹅,是一位即(jí jì)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jǐn jǐng),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 资)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 历)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草率——谦和——坦然自若——
3.“左顾右盼”这个词中含有一对反义词,再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如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鹅叫声的特点是:__________,如果鹅也会说话,想一想,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告诉我们鹅的高傲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这段是全文的________句。
7.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