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听课稿,分享社会行为听课感受和记录
社会行为评课稿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理解营群体生活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社会行为动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情分析: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如大象、蜜蜂等,学生对本节内容会很感兴趣。但要引导其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从而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教学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情境。
学生准备:
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课前小测试 对刚刚学习的第二章前两节的知识进行回顾。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答。 引入第三节的学习。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 小组内讨论,并展示。 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第三节的学习。
课堂点评 对学生们的结论进行点评。 认真学习其他各组的结论。 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
探究白蚁的群体生活 播放录像:白蚁的群体生活。 思考:白蚁群体中有哪些成员,它们的形态怎样?分别行使什么样的职能?
带着问题观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激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蜜蜂的群体生活 指导学生了解蜜蜂的群体生活特点。 对照白蚁的群体生活特点,学生自主学习蜜蜂的群体生活特点。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分析和讨论中,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狒狒的群体生活 指导学生学习狒狒的群体生活特点。 思考:1、狒狒的群体中是否有“首领”?“首领”享有哪些特权?
2、狒狒群体中的等级依据什么划分? 通过对狒狒群体生活的探究,使学生明白群体生活的动物有的有等级。
课堂小结 引导出社会行为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出社会行为的特征。 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对社会行为的特征加深了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行为的意义 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都是很重要的。 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它们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提出问题,讨论总结。
认识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有重要的意义。
思维拓展
情感教育 给学生们讲述, “蚂蚁群体战胜火海”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集体的情感。
练习 进行达标检测 认真思考并完成试题。 加强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们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归纳重点。
教学反思:
教完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第三节《社会行为》后,我有着深刻的教学反思。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上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课堂活而不乱。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上弄清楚了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第一小组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在学习社会行为的特征时,对于“有的群体内部有等级”没有进一步延伸,应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哪些社会行为的动物有等级,哪些没有等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倍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