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3-02-17 二年级 浏览:

 千人糕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本课以爸爸和“我”的对话为线索,记叙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称之为“千人糕”。作者在娓娓的叙述中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这正是学生体验情感的绝佳文本。教学时,我以主人公“好奇——醒悟——激动”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以体验朗读、情境朗读、对话朗读为主要方法,引领学生在情感与文本的碰撞中获得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入课,引发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糕”字。
 
2.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
 
3.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图片,并引领学生朗读这些词语,巩固“糕”字。
 
发糕、年糕、蛋糕、芙蓉糕、绿豆糕、马蹄糕、糯米糕、桂花糕。
 
4.请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
 
5.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借助多张糕点的图片,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先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2)和同桌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遇到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可以请同桌示范朗读,自己再练读几次,努力将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读得通顺、流畅。
 
2.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
 
3.学生再次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米糕为什么被称为“千人糕”?相机指导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相互示范、相互纠正,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抓住课前质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借助朗读,随文识字
 
1.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听爸爸说吃“千人糕”,“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好奇)
 
2.交流:“我”为什么会这么好奇?你能猜出“我”当时是怎样想的吗?
 
3.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识记“特”字。
 
(1)教师利用课件,将“特”字变大、变成红色,指名读准字音。
 
(2)怎样记住这个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预设:
 
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特”:诗——特。
 
(3)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体会“我”当时好奇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4)进行评价读。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5.过渡:千人糕,真的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快看,爸爸把“千人糕”端出来了!
 
6.课件出示千人糕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真正的千人糕,你有什么感受?
 
7.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朗读。识记“买”字。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了”,和语气词“嘛”。指导学生读出孩子不以为然的语气。
 
(1)找出生字:在这个自然段中藏着一个会写字,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买)
 
(2)指名认读“买”:你知道“买”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卖)
 
(3)同时出示“买”和“卖”,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字,思考区别识字法的优点。
 
(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买”和“卖”的字理图)讲解:“卖”比“买”多出的部分像一只脚走出一个场地,表示“往外出”,而“买”表示“往里进”。
 
(5)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我”,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请你模拟人物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识记生字,有利于理解字义。同时多元化的识字方法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教师在田字格内板书“能”“桌”“味”“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容易写错的笔
 
2.教师针对学生指出的易错笔画,进行范写,再次提示书写要点:
 
能: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桌:上窄下宽,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木”占下格。
 
味: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是“未”,不要写成“末”。
 
买: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之处。
 
3.学生练写,完成课后写字表中“能”“桌”“味”“买”四个字的书写。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集体交流:
 
(1)说一说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好,再仔细看一看他是怎样写的。
 
(2)看一看哪一个生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不够好,提出自己的建议。
 
5.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和建议,自己再写一写。
 
设计意图:针对难点分析,立足难点思考书写方法,提升写字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课堂小结,课外收集
 
1.教师总结同学们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品读课文。
 
2.布置作业: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家人帮忙,利用上网、查阅书籍或者参观问询的方式了解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体会普通的“米糕”也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借助家庭资源展开拓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米糕的制作经过,为下节课理解“千人糕经过千万人的劳动”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借助资料,引入新课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千人糕”。
 
2.交流: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你们结合查找的资料给大家讲一讲。
 
3.过渡:课文中,爸爸是怎样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上节课的拓展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课外与课内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画出描写千人糕制作过程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
 
2.汇报交流:制作千人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
 
预设一: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大米。
 
(1)课件出示:“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教师指名朗读。
 
(2)同桌交流:单单是农民种稻子就能产出大米吗?
 
(3)你能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把省略号的部分补充出来吗?
 
(4)教师小结:光是做千人糕的大米,就需要无数人的劳动。
 
预设二:农民种甘蔗、甜菜,工人熬甘蔗汁、甜菜汁。
 
课件出示:“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指名朗读。
 
3.第6~9自然段中藏着几个生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1)学生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将下面的生字变大,变成红色,呈现出来。
 
课件出示: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
 
(2)学生自由认读生字,先读生字上的音节,再读生字,然后读带有生字的词,最后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小组合作交流,怎样才能准确记住这些生字,把你识记生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熟字加偏旁:采——菜
 
换一换:削——销 份——粉
 
熬:形声字,上边的“敖”表音,下边的“灬”表意,“灬”是由“火”演变的,把蔬菜等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4)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抽读这些生字,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5)学生齐读这几段话,然后交流:从这几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制作千人糕需要很多人一起劳动。)
 
4.拓展交流:结合我们课前查找的制作千人糕的资料,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大家?
 
5.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对照插图,说一说制作千人糕的过程,再把你的感受简单记录在插图旁边。
 
6.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啊,一块小小的米糕,竟然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怪不得父亲说——
 
7.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认读生字“的”“确”“应”。
 
提醒学生:“的”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í,“的确”就是确实的意思。
 
 引导学习“的”的其他读音:好的(de)打的(dī) 目的(dì)地
 
8.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要读出“我”好奇、醒悟、激动的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在情境朗读中,学生体验着不同的角色,逐步走进“我”的情感变化之中,感受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具、甘、甜、菜、劳”,圈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教师范写,提醒书写要点:
 
“具”:里面的三个短横距离均等,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甘”:居于田字格的中央,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右竖从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形成一种开合呼应关系。
 
“甜”: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
 
“菜”:“艹”的横要写得稍长一点儿,下面“采”的横要紧靠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
 
“劳”: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支撑起整个字的间架。
 
3.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生字的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书写成果,针对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议和讲解再次书写。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书写难度不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交流,自主练写,自主修正。
 
四、拓展延伸,制作卡片
 
1.拓展延伸:我们生活中每一件物品都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请你举出一个例子(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说一说这些物品要经过哪些劳动。
 
2.教师总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很多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才有了“千人糕”“千人笔”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3.制作卡片:可以把今天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写成一句话,记录在卡片上,随时提醒自己,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惜每一样物品。
 
设计意图:学习道理的目的是在生活中践行道理,此环节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