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 π的估计评课稿

时间:2018-11-05 九年级 浏览:

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π的估计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π的估计:

随机投针方法

 考虑服从(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独立的随机变量X与Y,因此,二维随机变量(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x,y)={█(1,0<x<1,0<y<1@0,        其他                                   )┤

则P{X^2+Y^2≤1}=π/4。

考虑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一个角为圆心,1为半径的1/4圆弧。然后,在正方形内等概率地产生n个随机点(x_i,y_i ),i=1,2,…,n,即x_i和y_i是(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设n个点中有k个点落在1/4圆内,即有k个点(x_i,y_i )满足x_i^2+y_i^2≤1。则当n→∞有如下关系,

因此,π的估计为4k/n。编写R程序:MC1程序:

       MC1 <- function(n) {

k<-0;x<-runif(n);y<-runif(n)

for (i in 1:n){

if (x[i]^2+y[i]^2<1)

k<-k+1

}

4*k/n

}

    在窗口:> source("MC1.R")

     > MC1(100000)

    得:[1] 3.14268

精度分析:

    随机投点方法,是进行n次试验,当n充分大时,以随机变量k/n作为期望值E(X)的近似估计,k是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

    若一次投点试验的成功概率为p,并以

X_i={█(1,表明试验成功@0,表明试验失败)┤

那么一次试验成功的均值与方差为

             E(X_i )=p

             Var(X_i )=p(1-p)

若进行n次试验,其中k次试验成功,则k为具有参数为(n, p)的二项分布。此时,随机变量k的估值为

             p ̅=k/n

显然,随机变量p ̅的均值和方差满足

           E(p ̅ )=p

           Var(p ̅ )=p(1-p)/n

因而标准差S=√(p(1-p)/n  ),当p=0.5时,标准差达到最小。

    下面讨论当试验次数n取多大时,不等式|p ̅-p|<ε的概率不小于1-α,即

P{|p ̅-p|<ε}=1-α            (1)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n→∞时,(p ̅-p)/S渐近于标准正态分布N(0,1),因此有

P{|p ̅-p|/S<Z_(α/2) }=1-α           (2)

其中Z_(α/2)正态分布的上α/2分位点。比较式(1)和式(2),得到

ε=Z_(α/2) S=Z_(α/2) √(p(1-p)/n  )           (3)

从而有

n≥ (p(1-p))/ε^2  Z_(α/2)^2                    (4)

考虑置信度为0.05,精度要求为0.01的情况下,p= π/4=0.785,ε=0.01/4,查表得Z_(α/2)=1.96,因此

n=⌊(p(1-p))/ε^2  Z_(α/2)^2  ⌋=⌊(0.785×0.215×〖1.96〗^2)/〖(0.01/4)〗^2 ⌋=103739.

其中⌊∙⌋表示上取整。

因此,作100000次取整,得到π的模拟值与真实值有95%的可能误差在1%以内。

2. 均值方法

平均值方法是用n次试验的平均值

        (5)

作为X的期望值E(X)的近似估计值。

设有n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每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为µ,方差为σ^2,则

                         (6)      

渐近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当n→∞时,有

 (7)

或者

 .    (8)

同样,若要求 ,则

 ,                              (9)

从而有

 .                                 (10)

上式即为平均值方法在给定α和ε下所需的试验次数。

    在进行计算时,通常并不知道方差σ^2,一般用其估计值代替,即先作m次试验,得到方差σ^2的估计值

在得到S^2后,用S^2近似式(10)中的σ^2,则平均值方法的试验次数为

                                   (11)

若n>m,需要补充试验。

用平均值法估计圆周率,考虑置信度为0.05,精度要求为0.01的情况下所需的试验次数。事实上,计算π/4,本质上就是用概率的方法计算积分 。

其中x_i是[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按上式编写R程序:

MC1_2<-function(n){

x<-runif(n)

4*sum(sqrt(1-x^2))/n

}

作10万次模拟,

> source("MC1_2.R");MC1_2(100000)

[1] 3.141912

下面估计所需的试验次数,由(10)式可知,关键方法是求方差σ^2。而

此时,α=0.05,Z_(α/2)=1.96,ε=0.01/4,所以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