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稿,分享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感受和记录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稿: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重难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第一、二单元后的第一个实验活动,是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实验的综合应用,将刚学过的各部分知识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需要落实实验操作中的药品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以及氧气性质实验等基本操作,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二、重难点分析
(一)制取氧气
1.突破建议:学生在经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制取的学习后,对氧气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由此对氧气制取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很想自己亲手制取一瓶氧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利用化学变化以制取某种物质为目标的这类科学实验可能是第一次,可能会无从下手。学生应提前预习课本45-46页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预习学案让学生完成。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应先通过视频或亲自演示,让学生清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抛出这些注意事项并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实验。
2.突破样例: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生】回答药品,书写并展示制取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师】通过文字表达式,我们可以推知若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定要用到酒精灯加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初步学会选择装置的依据。
【投影】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提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生】讨论回答
【视频】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
【生】概括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
(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师】点评。总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设计意图】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
【提问】(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带着问题和思考,大家动手实验,亲自制取两瓶氧气。其中一瓶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性质实验。
【生】小组两人先确定分工,合作制取两瓶氧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验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能按照操作规定制取氧气。
【生】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实验体验,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
(二)氧气的性质
1.突破建议: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选择的铁丝越细越好。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在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如图)。
学生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其中一瓶氧气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
2.突破样例:
【师】在学习氧气时,你们见到老师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而兴奋不已,今天大家就来亲自体验火星四射的情景吧。演示并讲解铁丝的燃烧。
【生】动手操作。
【提问】(1)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2)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要等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内呢?
(4)集气瓶内的水起什么作用?可以用别的物质代替吗?
(5)若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燃烧。
(2)火柴起引燃的作用。
(3)火柴燃烧也要消耗氧气,这样做可以避免火柴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是避免热胀冷缩将氧气赶出,这样做充分利用氧气,现象更明显。
(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到瓶底,炸裂集气瓶,水也可以 用细砂代替。
(5)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没等火柴烧完就伸入了集气瓶内、火柴已经烧完还没伸入瓶内、铁丝表面有铁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