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评课稿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9 六年级 浏览:

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评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花之歌》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所写,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是一篇很适合孩子们诵读的文章,用纪伯伦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纪伯伦的文章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美感与韵味,在他的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教学中我主要以“读”为主:听读想象,默读思考,朗读悟情,品读欣赏。在读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花”的形象,寻找人生的启迪。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花的精神是什么?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领悟到花的精神就是: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以“__之歌”为题,仿写一首散文诗。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既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收获。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

回顾自己的课堂,细细思考,发现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缺陷,因为考虑时间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落实仿写散文诗,只是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譬如小草、小花、春、秋雨、冬雪等来写几句话。回过头来想,我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牛刀小试,即兴发挥,为孩子们搭建好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


教学反思2:

上《花之歌》,上得让自己喜欢,这是开始没有想到的。

备课的时候,查找了很多资料,有一些是有用的,比如纪伯伦其人,比如散文诗的特点。后来发现资料不重要,先读通、读顺比较重要。

这一课的词语真难。上一次教学到词语特别难的课文是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我采用了和上一节课一样的方法,在早读的时候,把课文反反复复读了四、五遍,还抽读了词语。我是觉得,如果课文都没有读通,那散文诗确实没有什么好聊的。

读完课文之后,我让小朋友找一找作者的写作密码,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月夕小朋友说,1-4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的是“我是什么”,后面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我做什么”。

有意思,这么难的文章,这样一分,就变得简单了。

那我是什么呢?我们又读了1-4自然段。问了小朋友,读之后的感受。并用第一句做了范例。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词,或者面?

有的说,轮回;有的说,循环;有的说,永久。

说永久的那个家伙说,每一年都会有花开花落,但是花的芬芳,花的色彩会永远的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我问,什么花让你印象这么深刻。他说,初夏里在美院看到的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满田的芬芳馥郁。那一刻,他陶醉得不行,我都想放他回归山野之中了。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互相学习了剩下的三句,想到了什么画面,并交流。花店里的满天星;公园里的郁金香;菜园里的一朵小茉莉……便从孩子们的口中涌动出来了。

接着完成了这个表格,明白了在作者心中花的形象。

添加王老师微信jy976627  免费送六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答案上课资料

六年级.jpg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