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时间:2022-11-04 六年级 浏览:

三黑和土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三黑和土地》是苏金伞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选入了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土改,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后无边的幸福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对土地的挚爱情感。

这首诗感情丰沛,初读诗歌,学生能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关键是“怎么表达的”是教学的重难点。

开篇的前三节将镜头定格在获得土地的农民身上。“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就……”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只要……就……”,这个关联词本身就带着迫切性,将农民得到土地后兴奋的状态和十足的干劲展现出来。“生命”前面加了一个修饰词“整个”,强调了毫不保留,倾其所有,不留余力。“投入”有“放进去,全身心地做一件事情”的意思,“投入”和“整个”相互照应。然而这还是比较抽象的叙述,作者接下来马上用相同的句式做了一个比喻:活像旱天的鹅,一见到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我们来看看这个复句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像鹅钻进水里

像旱天的鹅钻进水里

像旱天的鹅一见到水就钻进水里

像旱天的鹅一见到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到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旱天的”体现对土地的渴求,作者认为还不够具体,又加了“连头带尾巴”的修饰词,对应了“整个生命”,描绘了钻进的形态,是彻头彻尾地投入,投入的动作就好像旱天的鹅钻进水里,“钻”字很生动,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的,那种投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感情为虚,最是难写,作者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这样一层层的修饰叠加,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重获土地的兴奋、激动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

接着连用两个“恨不得”夸张的手法,倍显农民获得珍贵的土地后那种喜悦和珍视的感情。“恨不得”是“巴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的意思。农民急切希望“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先”也体现了迫不及待。

随后镜头由全景切至特写,聚焦农民三黑。

三黑是中国农民的代表,有着土地之子的名字——三黑。为什么叫三黑?可能“黑”是中国农民的显著特点吧,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接受太阳炙热的吻,黑成了农民的标志颜色。

“三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翻着土地”是常式句,而作者单独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拎出来,改常式句为变式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相同的句式,再一次强调了三黑翻土的细致认真,不放过任何一寸土地。这样的表达让我想到了最近很流行的民谣歌手宋冬野的《安和桥》的歌词“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从什么到什么这种空间上延伸铺展,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每一寸土地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运用复沓的句子,重章叠唱,读起来很顺口,有节奏感。“每一寸”“每一块”“都”“细细”“打碎”体现了三黑的用心,因为爱,所有才细致入微。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土地顺、平、黑的特点。这是在写土地的形。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写的是土地的质感。作者通过把土地比作每日带给自己最放松体验的床,表达了对土地的珍视、热爱。“三黑 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按照叙述的逻辑,应该是三黑自己睡上,结果是“叫麦籽儿睡上”,说明三黑把最好的、最舒服的都留给了“麦籽儿”,读到这儿,学生说感觉土地是三黑的儿子,得到悉心的照料。

土地是非常神奇的,是孕育生命的温床,“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麦籽儿快乐生长的过程,也写出了土地的肥沃,同时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土地的“好”。这是农民三黑的想象,充满了期待丰收的喜悦。

4-8小节写三黑翻地、耙地的过程,9-15节写三黑劳作累了,田间歇息的所见、所思。他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为什么是“白霎霎”,而不是“白花花”呢?“白霎霎”和后文的“痒抓抓”都是方言词汇,苏金伞将口语入诗,却无口语的俚俗,有的是朴素自然,如泥土的气息。字典上“霎霎”是拟声词,多形容雨声。故“白霎霎”比“白花花”好,不仅写出了白,还写出了风吹荞麦花发出的声响。一个“霎霎”打破了诗歌的寂静,想象三黑坐在田埂上休息,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风吹着成片的荞麦花,发出“霎霎”的声响,有声有色,充满诗情意。

荞麦花的声音只是前奏曲,蝈蝈儿的声音则是嘹亮的音符。“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用了通感的修辞,将听觉和触觉相互交错,突破语言的局限,充满了审美的情绪。

由蝈蝈儿的叫声勾起了三黑童年的回忆,控诉了旧社会地主欺压农民的罪恶。紧接着由蝈蝈儿的叫声引出今昔对比,强调了蝈蝈儿是在“自己”地里叫,凸显时代变革带给农民生活上的变化,引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因为土地是自己的,所以农民劳动积极性倍增。

最后一节紧承上文对未来的憧憬,“翻身的人儿”又重新回到了农民的群体,呼应了开头。“心里真甜”“笑嘻嘻”“连嘴都合不上”已经是喜不胜喜,喜上眉梢,这还不够,还写了“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 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三黑和土地》也具备了这四个要素。作者对土地、农民的深厚感情注入到诗歌的字里行间,每个字都是农民口中的语言,习闻常见的事物,然而却是美妙的诗行,动人的吟唱。诗歌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角度来体现情感,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复沓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呈现了形、声、色交汇的立体画面。

中学生正处在读诗、写诗的年龄,通过读《三黑和土地》,不仅仅感受作者对农民、土地的热爱之情,还要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出立体的诗歌。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捕捉诗意,用耳朵去倾听诗意,用鼻子去品尝诗味,写出诗歌的温度。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要让零零后的都市学生通过读诗切实体会到对土地的情感,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乡土情结的相关资料。

乡土文学发轫于《诗经》中的乡土诗歌,给学生补充农事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七月》,了解劳动者一年四季的劳动场景,感受充满泥土血汗气的语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