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2-11-23 六年级 浏览:

好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文章首先描写了“我”在“昏沉的夜”靠在椅背上,进入梦乡,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接着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为总领,点出了这个故事的特点。围绕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作者描绘了梦境中回忆山阴道两岸的美丽景,进而指出“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并具体描绘了这个故事中的“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最后,作者写梦醒时分,“好的故事”消失,“我”又回到了“昏沉的夜”,但“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读懂《好的故事》,需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要读懂作者是如何表达文章的中心。本文运用了象征和对比两种主要的写法,用“昏沉的夜”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好的故事”这个美好的梦境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现实与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描写梦境中美好的人和事的同时,作者还在梦境中回忆起故乡的美景。作者用记忆中的故乡美景照应美好的梦境,使这个“蒙胧”的梦变得那么的“真实”,因此,作者说“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这个“好的故事”从“蒙胧”到“清楚”,表现了作者内心对于“美的人和美的事”的坚定与追求,即便醒来梦已消逝,但作者仍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鲁迅通过这样的写法告诉读者,他心中的理想是真切的、实在的。

本课以《好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有目的的阅读”策略,从中心和表达两个方面入手来读懂文章。

学情分析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学生的语言习惯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所以,课后题第一题提示了学生可以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鲁迅的文章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阅读鲁迅的文章时,理解上存在困难,尤其像散文集《野草》中的文章带有很多象征意义,学生在阅读时更是比较难从文字表面读懂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入课后“阅读链接”的材料和课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读懂文章内容。

2.理解“好的故事”好在哪里?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都读了《好的故事》,我们知道,“好的故事”是作者做的一个(      )。

2.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个“好的故事”好在哪里吗?认真思考一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读懂文章,理解“好的故事”好在哪里?

二、抓关键句,把握中心

【锦囊一】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1.要解决“好的故事”好在哪里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小锦囊:我们要读懂这篇文章,首先要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给我们写这个“好的故事”,他想跟我们分享什么?(出示“锦囊一”)

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1)技巧一: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默读课文,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技巧二: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与中心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学生读)

补充资料:课后“阅读链接”——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

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丽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结合中心句和资料,说说作者想表达什么?思考并修改学习单第一题。

(3)提问: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2.出示句子: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提问:鲁迅先生在表达对美好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时,为什么要写昏暗的夜?

补充材料: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在这期间,鲁迅经受了深刻、严峻的考验,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

——与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小结:要解决“好的故事”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运用锦囊,读懂文章的中心,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和环境描写的句子,知道这篇文章作者是通过对美好梦境和黑暗现实的描写,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聚焦段落,理解表达

【锦囊二】鲁迅是怎么来讲述这个“好的故事”的?

1.出示“锦囊二”,认真思考一分钟。

(1)技巧一:聚焦重点段落: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重点阅读哪些段落呢?(第3-9自然段),其中第5自然段讲了对家乡的回忆。

出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第5自然段中描写回忆中的家乡美景?这段话可以删掉吗?(学生讨论、回答)

(2)技巧二:补充材料

小明认为,孙悟空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梦想着:全世界的人都变成孙悟空,都会七十二变,都拥有金箍棒。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坏人,大家想变什么就能够变成什么,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在分秒之间可以实现。

提问:小明的梦想和鲁迅的梦有什么不同?

小明的梦想是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鲁迅的梦不是幻想,源于真实的,梦中的景物他曾在家乡见过,他真切地希望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2.小结:“好的故事”的好不仅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上,还体现在文章的表达方法上,作者用回忆照应了现实。

 

四、回归主题,归纳总结

1.出示两个锦囊:

锦囊一: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是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锦囊二:鲁迅是怎么描述这个“好的故事”的?

【方法回顾】抓关键句,读懂中心

关注段落,读懂表达

借助资料,突破难点

——有目的地阅读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回答:“好的故事”好在哪里?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学生汇报)

(1)通过梦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通过回忆照应梦境,表达作者内心的这个梦不是幻想,而是真切的、实在的理想。

3.总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读懂一篇文章,运用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尝试去读更多的文章。

推荐阅读:《野草》(《雪》《秋夜》《死火》)、《朝花夕拾》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