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

时间:2022-12-12 六年级 浏览: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

 
会写的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及造句
kòu 上下 日寇  倭寇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驱除倭寇。
左右 副手  副业  采蘑菇是我的副业。
liú                左右 石榴  手榴弹  这个步兵被手榴弹炸伤了。
dàn 左右 子弹  弹药  你的枪里还有子弹吗?
lūn 左右 抡拳  抡刀  他抡拳向那人打去。
ɡuàn 上下 连贯  贯通  他说的话前后不连贯。
左右 下棋  棋盘  爸爸和爷爷在下棋呢。
xuán 上下 悬崖  悬空  那是一座悬空的寺庙。
fèi 左右 沸腾  沸点  全场的观众顿时沸腾起来了。
jiàn 左右 山涧  溪涧  小溪一路欢唱着在山涧流淌。
báo 上下 冰雹  雹子  冰雹猛烈地砸在屋顶上。
左右 屹立  屹然不动  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yuè 左右 喜悦  欢悦  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上下 屈服  委屈  她慢慢地道出了她的委屈。
多音字 弹  tán  弹琴  弹奏         要  yāo  要求  要挟
dàn  子弹  弹药             yào  险要  重要
着  zhe 看着  听着   zháo 着急  着火   zhuó 沉着  着手
词语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字词解释 进犯:(敌军向某处)侵犯。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
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攀登:抓住东西上去。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不屈:不屈服。               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满腔怒火: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近反义词 近义词:进犯——侵犯      英勇——勇猛      沉着——镇定
        崎岖——蜿蜒      屹立——耸立      豪迈——豪放
        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惊天动地——震天动地    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词:英勇——懦弱      沉着——慌张      崎岖——笔直
        喜悦——悲哀      热血沸腾——平心静气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粉身碎骨——完好无损
        昂首挺胸——低眉顺眼    气壮山河——气息奄奄
词语搭配 一颗手榴弹   险要的地形   壮烈豪迈的口号   狠狠地打   沉着地指挥
一块大石头   细小的枪口   坚强不屈的声音   激动地说  斩钉截铁地说
一阵叫喊声   崎岖的山路   惊天动地的声音   横七竖八地躺着
许多具尸体   喜悦的心情   气壮山河的声音   全神贯注地瞄准
作者简介 沈重,原名沈大经,战地记者,原籍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共党员。在抗战时期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写作背景 1941年9月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地区包抄。日军实施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硝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地区的群众达三四万人。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干部和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段落大纲: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2),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第三部分(3),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6—9),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词句赏析:
1.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战士的任务十分艰巨。
2.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几句话是对五壮士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指挥、下命令、吼、抡、瞄准、射击”等动词准确地刻出了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动作;“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写出了他们当时的神态。虽然他们的动作、神态不同,但是他们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是一致的,对敌人无比的仇恨是一样的。
3.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敌人损失惨重,反衬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4.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判断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5.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表现了他们置个人生死度外的崇高思想境界。
6.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夺过、插在、猛地举起”是对马宝玉的动作描写,写出了马宝玉的英勇,一个“砸”字更是体现了他对敌人刻骨铭心的恨。
7.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8.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叽里呱啦”“纷纷滚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9.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屹立”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突出表现了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10.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砸、走、跳”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纵身”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动作、意志果断坚决。“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这样写?
    写了两次,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2.全文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位战士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写他们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3.课文在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在描写战士们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对完成任务的坚决态度以及可贵的牺牲精神,都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揭示出来的。比如,班长一声“走”,语言描写简洁明快,表现其态度坚决、判断果断;“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这两个战士的沉着和冷静。
4.课文是怎么描写战斗场面的?
 先概括地写五壮士有计划地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是对整体的描写。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具体描写。
5.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定的决心?
   因五壮士怀着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故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赢得时间,保证部队与群众安全转移。
6.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是豪壮的气概。
7.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中采用白描的手法,将五壮士杀敌的样子逐一作了勾勒,使其形象鲜明。 课文中还对五壮士进行了群体描写,如:“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群体塑像与个人形象相结合,文章的层次感就突出了。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