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和土地课堂笔记
多音字 钻 zuān 钻研 刁钻 散 sǎn 散漫 散文
zuàn 钻石 钻戒 sàn 散步 扩散
字词解释 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顺溜: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招呼:呼唤。
翻身: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
白霎霎:形容很白。
近反义词 近义词:合适——符合 顺溜——顺当 松散——疏松
准备——筹备 叫唤——鸣叫 招呼——呼唤
反义词:咸——淡 甜——苦 软——硬
温暖——寒冷 松散——紧密 舒服——难受
喜欢——讨厌 笑嘻嘻——哭啼啼
词语搭配 一粒种子 一张软床 一块疙瘩 一寸土地 尝一尝 试一试
躺一躺 歇一歇 耙地 翻地 梳头 打滚 拾柴火
作者简介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写作背景 作者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专,作为我国乡属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革命让劳动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苏金伞诗选》,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段落大纲: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4—8):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9—14):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第四部分(15):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
词句赏析: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钻进水里。
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表达了一种十分强烈的愿望,土地是不能吃的,农民却想细加品尝,极为夸张地表现了农民亲近土地的想法,把农民热爱土地的感情渲染到了极致。
3.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块土疙瘩都給细细打碎。
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写出三黑翻地,然后围绕这一层意思,运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三黑翻地的样子,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4.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三黑把土地耙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干活时的一丝不苟,对土地的热爱。
5.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播撒种子说成让种子睡觉,引人联想,富有感染力。
6.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他似乎看到了成片绽放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望。
7.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三黑最关心的永远都是土地和庄稼,反映了翻身后的农民干劲十足。
8.再买头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
写出了三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表现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9.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3.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4.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