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堂笔记

时间:2022-12-13 六年级 浏览:

 月光曲课堂笔记

 
会写的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及造句
左右 谱写  乐谱   微把乐谱嵌在心灵深处。
lái 上下 蓬莱  莱茵河 传说,蓬莱岛上有仙人居住。
yīn                上下 绿茵茵  绿草如茵  门前是绿茵茵的草坪。
mánɡ 上下 盲人  盲目  他盲目相信一切印刷品。 
chún 左右 纯洁  纯白  纯洁的雪花翩翩飘落。   
jiàn 左右 琴键  键盘  他在键盘上用力地敲了敲。
左右 一缕  千丝万缕  一缕烟还在冉冉上升。
táo 左右 陶醉  陶瓷  听众们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
多音字 乐   yuè  音乐  乐曲         弹  tán  弹力  弹琴
lè  快乐  乐趣               dàn  弹弓  弹药
词语
谱写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字词解释 幽静:幽雅寂静。                   陌生:生疏,不认识或不熟悉。
微弱:微小而薄弱。                 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清幽:秀丽、幽静。
恬静:很安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起来。     
微波粼粼:形容水石等很明净。
近反义词 近义词:幽静——寂静      清秀——秀丽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照耀——照射      陶醉——沉醉
美妙——美好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
反义词: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美妙——丑陋
断断续续——接连不断      微波粼粼——波涛汹涌
词语搭配 一个小镇  一首钢琴曲  著名的乐曲   清幽的月光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一所茅屋  一家旧钢琴  幽静的小路   恬静的脸     微波粼粼的海面
一支蜡烛  一场音乐会  微弱的烛光   清秀的脸     波涛汹涌的大海
一缕微云  一张入场券  美妙的琴声   激动地说     轻轻地走进
人物简介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和高超的琴技以及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段落大纲: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段(1):写《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2—10):详细地记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词句赏析:
1.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多芬的生活年代、国籍、身份和成就。这是一种倒叙的开头写法。“传说”指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的叙述或某种说法,自然引出下文。
2.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幽静”就是非常的安静。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正在散步的贝多芬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如果是喧闹的小镇,这不大的琴声是不可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作了一个铺垫。这就是特定环境的描写。
3.“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语言描写,从盲姑娘的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兴、很满足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喜欢音乐。“记不住改怎样弹”照应前文“断断续续”。
4.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很清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内心很矛盾。
5.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句话是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善解人意和因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6.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这是一个气氛非常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弹一架旧钢琴。这说明他们家的确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
7.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也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8.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创作是要有灵感的,贝多芬深为兄妹俩的情而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的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
9.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按起琴键来。
   “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
10.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这样联想,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的琴声,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
11.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1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这句话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
13.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从“飞奔”一词可以看出贝多芬的心情异常激动,他要把《月光曲》记录下来的心情也非常急切。
 
课文重难点探究:
1.姑娘为什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由此可见姑娘家境贫穷,她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2.盲姑娘为什么这么激动?她是怎么知道弹奏曲子的人是贝多芬的?
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纯熟的琴技,再联系到贝多芬在附近演出,这让懂音乐的盲姑娘断定这个人就是贝多芬。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盲姑娘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能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4.本文在写作上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谈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