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文解析笔记
主要内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字词解释: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古诗大意: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诗文简析: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句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写出了云的来势,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有声有色。“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这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此诗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诗中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重难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2.诗中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
3.这场雨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场雨又大又急。从“跳珠”“乱入船”“水如天”可以看出这场雨很大;从“未遮山”“忽吹散”可以看出这场雨来得急、去得快。
4.这首诗的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你能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每幅画面的内容吗?
①黑云这天图;②大雨入船图;③风来雨走图;④水天一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