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一般知识,本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反复吟诵本诗,达到当堂背诵。
3.结合声韵理解诗词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4.积累意象典故,明确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吟诵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中秋节导入
你说我说话中秋
教师语: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呢?
(学生交流传说故事,此环节重点是可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励其多多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明确: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折桂等。
2.中秋节的日期。
教师语:说了这么多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那么中秋节是哪一天呢?
明确:农历八月十五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绘中秋节的诗篇《十五夜望月》。
二、初吟古诗,整体感知。
1.听一听:哪一个字的读音你有异议?
明确:思,读sì,心绪,愁思的意思。
教师补充:秋思:乐府琴曲名,这里应当还有感秋之情思。此处的思当文读为“sì”。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卷五九《琴曲歌辞》中收录《秋思》九首。原诗另有题注为“时会琴客”。
(此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古汉语字典》明确“思”字两个读音分别是什么意思,积累一字多义,可以回顾《采薇》里的今我来思的思,助词,无义。)
2.自主读诵
结合吟诵符号谱,自主读诵。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反复读诵吟咏,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等)
3.思考:符号谱上的题目和课本上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符号谱上的题目多了四个字“寄杜郎中”。
4.题解: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
明确:十五夜,当是中秋之夜,望月,观看月亮。有思乡怀人之感。
教师语:传统中国社会,秋收之后的中秋节是一家人的团圆之日,也是唯一凸显团圆主题的节日,这天的月亮也是一年之中最圆的一次满月,故而古人十分重视中秋节。漂泊在外的文人们,往往在离乡之后再不能与家人于中秋之夜团聚,故而中秋之夜、之月便多成为古代文人表达思乡怀归、怀人的重要题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据题可知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望月有感,进而作此篇。
补充材料:
1.了解背景
本诗题目一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此人姓名、资料均不详。另据王宗堂所作的题注“时会琴客”一句,可以得知,本诗是在中秋之夜与弹琴(即古琴)的朋友相聚时所作。
2.了解作者
王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卒于唐文宗太和中),字仲初,唐代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一说生长于关辅(陕西省关中)。早年游历贝、洺、邢、魏等地(今冀南豫北),后从军塞上,为幽州藩镇幕僚,弓剑不离身。年过不惑始入仕,历任渭南尉、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等,唐文宗太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病逝于任上。
王建工乐府歌行,格幽思远,其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也是中唐新乐府的代表。此外,王建尤擅《宫词》,传世百篇。其与韩愈、张籍、李益、孟郊等中唐名士亦交往深厚。
三、再吟古诗,深入理解。
1.结合吟诵文字谱,全班齐吟。
小组合作,理解古诗。
明确:庭院的地上洒满月光,树上乌鸦已经栖息,冰凉的露珠不知不觉打湿了树上的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明月,不知道是谁因此起了思乡怀归之情。
参考分析:
首句,中庭,即庭中,也就是庭院中,“庭”字拖长,有庭院开阔之感。“地白”二字读高,强调出地面的颜色,“白”入声字,表达了一种突然之感,好像地面突然变白了,也表现出了月亮的皎洁明亮。“树”读高,强调出庭院中的树上栖息着,而不是别的地方。“栖鸦”二字拖长,给人感觉栖息的乌鸦是不少的,而鸦本身也意寓秋天,也带来一种浓浓秋意之感。
第二句,“冷露”读得高,强调秋天的凄冷,露珠都是寒冷的。“无声”拖长,感觉一直都很安静。“湿桂”读高,强调出突然打湿了桂花树,“湿”是入声字,读的时候短而促,有一种突然之感。“花”字拖长,可见打湿的范围很广,同时,露,桂花,也是意寓秋天,还是有一种秋意浓重的感觉。
第三句,“今夜”读高,强调此时此刻,今天夜里,而不是其他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夜晚。“明”拖长,感觉月光非常的明亮,月光照亮了这广阔的天地,照耀着所有思乡的人。“尽”读高,强调所有人都在望月。月,意寓团圆,有一种强调出人人都是渴望团圆之意。
第四句,“不”字入声,读短读促,一种决绝之感,“知”拖长,感觉秋思飘得很远。“思”读得高,强调思乡怀人。“落”,入声短促,有一种突然之感。“谁家”拖长,感觉很广阔很遥远。
3.结合声韵,体会诗情。
明确:这首诗的韵字是“鸦”“花”“家”,押的是平声“麻”韵,韵母是“ɑ”,开口度很大,情感也是比较单一的,有开阔、辽远、嗟叹之感,以辽远衬托孤独,思乡怀人。
四、三吟诗歌,明确主题。
1.看图背吟诗歌。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尝试背诵全诗。
2.明确主题。
明确:这首诗的主题是“悲秋思乡”,也算是一种“羁旅情愁”。
教师语: 传统中国文人在走上实现济世安民的道路上之后,便开始了大半生的羁旅漂泊,这一过程几乎很难再回故乡与家人重逢相聚。故而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文人之间(琴客也是文人)或者文人自己便会望月起秋思,进而思乡怀归。“秋思”便是文人的哀叹,“不知秋思落谁家”流露出的也是天下文人共一叹。彼此在中秋之夜互相同情、理解、安慰、鼓励。
这首诗的文化精神便是文人对济世安民这一共同理想的坚守。文人自己为此理想要付出毕生的代价,从离开家起就漂泊四方,很难回乡。他们需要承受着这样的思念,坚持奋斗。他们舍小我而为天下,思乡也是他们的代价。
同学们,伟大而正确的人生理想,是要用一生来坚守并为之奋斗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出很多牺牲。为了天下人都能与家人团聚而牺牲自己与家人团聚,有时还可能因为坚守理想而付出生命,这便是真正的舍小我而为大家。现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每年春节都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这样的人,对吗?我相信这样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也会代代传承下去。
五、拓展延伸
1.月饼的来历
教师可以点拨结合寒假做的阅读理解《中秋节为何吃月饼》,让学生说说后,播放小视频,加深记忆。
2.齐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