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运用拟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运用批注的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问,聚焦汤姆的言行,感受汤姆的人物形象。
3.品味语言,猜想故事情节,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节选)》认识了喜欢航海和冒险的鲁滨逊,充满幻想的尼尔斯,今天我们再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世界,认识一位让大人都羡慕不已的小男孩。
2.揭示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来源于水手行话,即水深12英尺,轮船可安全通行。马克·吐温的创作以幽默、讽刺见长,小说风格如他本人的性格一样快活而风趣,他一生阅历丰富,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曾被誉为“ 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它甚至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小说。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颗明珠。
二、默读课文,梳理人物
1. 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一下文中出现的人物,想一想人物之间的关系。
2. 梳理文中人物。
以汤姆为中心,可以把人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一类是孩子,梳理如下:
大人:撒切尔法官和太太 波莉姨妈 道格拉斯寡妇 印江·乔埃
父 抚 收
母 养 养
孩子: 贝琪 汤姆 哈克
三、运用标题,概括内容
1.回顾方法,梳理情节
在《鲁滨逊漂流记》学完之后,我们学会了使用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梳理这篇文章的情节。
2.学生默读并批注
3.交流批注。
选文内容
概括小标题
第1段
陷入悲伤
第2.3段
喜迎归来
第4段
讲述遇险
第5至15段
看望朋友
4.用小标题串联故事内容。
课文讲了当波莉姨妈和撒切尔太太因为汤姆和贝琪失踪而陷入 无比悲伤 的时候,大家 喜迎归来 ,汤姆夸张地 讲述遇险经过 ,后来他去 看望好朋友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洞口被封,乔埃被困洞中。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比较长,人物众多,所以首先对人物进行了梳理。略读课重在运用已学方法,因此回顾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学过的方法,再次运用小标题梳理情节,巩固前两篇课文所学。】
板块二:聚焦言行,感受汤姆人物形象
一、根据导读,明确任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导读部分明确提出了以下学习任务:
1.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2.在他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
二、自主评价,小组研讨
1.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圈画批注。
2. 填写学习单,总结汤姆人物形象
(1)我认为汤姆是 ,我的理由是 。
(2)我认为汤姆是 ,我的理由是 。
……
3. 小组研讨,交流汤姆形象
三、汇报交流,多维评价
(1)汤姆是乐观勇敢的。当他们在山洞中迷路,伙伴贝琪感到绝望时,汤姆选择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2)汤姆是聪明机灵、足智多谋的。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3)汤姆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他对贝琪很有耐心,找到路之后再回去找贝琪。
(4)汤姆是善良又有爱心的。他身体恢复好之后就立马去看望好朋友哈克。
(5)汤姆有点虚荣心。当他讲述历险经过时,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
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且立体的。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环境时,都可能表现不同的性格来。
四、联系生活,表达感受
1.出示作者序言。
本书所叙述的大多数历险故事都实有其事。其中一两件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些孩子还是我小学的同学。哈克这个人物源于生活。汤姆同样如此,只是不单取材于一人,而是集中了我所认识的三个孩子的特点综合而成。
2.联结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伙伴。
同学们,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要说清楚他的性格特点,并把理由或事情叙述清楚。
【设计意图:采取先自主思考再集体讨论的方式,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等工具呈现汤姆·索亚的性格特征,直观呈现出主人公立体、多面的形象。联结自己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板块三:品言猜情,激发阅读原著兴趣
一、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1.自读批注。再读课文1—3段,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2.交流汇报。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他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波莉姨妈真是高兴到了极点,撒切尔太太也是如此。然而,等派到山洞里的信使把这个喜讯报告给他的丈夫时,快乐才会变得十全十美。
这两个语段细腻地描写出波莉姨妈与撒切尔太太的情绪变化,孩子之中之后她们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对于她们动作、神态的刻画,非常生动传神令人动容。再加上故事情节由大悲再到大喜的起伏跌宕,令人印象深刻。
二、语言夸张,生动幽默
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只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这几处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作者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生动幽默,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场面描写。“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这样的语言夸张有趣,想象力丰富。
三、了解背景,体会风格
1.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从写作风格来说,幽默和讽刺是他的特点。美国评论家威廉·豪威尔斯评价:马克·吐温是独一无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评价他: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为继承他而来。
2.拓展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体会作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