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时间:2023-03-18 六年级 浏览:

 六下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理解词语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二、理解句子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2)最后把“?”拉直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三、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
 
 
四、课后习题
 
1.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答: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答: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    漩涡    地球自转有关;
 
二个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紫罗兰遇酸变色    发明酸碱试纸
 
三个是:奥地利医生  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得出做梦时眼珠都会转动这一规律。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