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吴春来:
老师们,刚刚听了熊老师的一堂《送元二使安西》,根据活动安排,现在进行评课。我想先来听一听熊老师这堂课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她想通过这堂课带给学生什么。
熊老师:
我首先想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渭城的美景,然后从这个景中感受到那种离别的氛围,再来讲他们离别时不舍的情感。我设想是希望能层层推进,但是这种情我感觉是比较难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只能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能够理解到一点点这种离别时不舍的感情。
吴春来:
我听完熊老师的课之后,就想到一个词——融合,一堂好课一定是各个元素融合的。我就围绕融合,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吧。
第一个,是外部材料的融合。
如何借助配乐
这是一首送别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很伤感的送别诗。熊老师她抓住了这个诗歌的感情基调,所以,她导入新课的时候,用了《送别》这首歌曲营造氛围。她问学生,听完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我知道,她这一块的设计是营造氛围,烘托气氛,是吧?让大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种方式,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我们对于一首诗歌营造氛围是通过外物来营造,还是通过诗歌的本身来营造?你这个营造不是融合的,而是割裂开来的。
那么什么是融合的营造?比如,你在读的时候可以用上抒情的、伤感的音乐。我们朗读的时候,有时叫裸读,不借助任何的配乐,直接读,还有一种是借助配乐来读。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借助外部音乐,我认为就是一种融合。当然,这种融合我认为是浅层次的融合。为什么说是浅层次的融合呢?因为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语文课它的本质是什么?语文这一门课程是什么课程?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换言之,我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作者伤感的情怀,这是最高的境界。
我们第一个融合,可以借助外部的音乐来融合。
如何借助地图
教学中,熊老师借助了地图。为什么借助地图?它让我们的孩子看到渭城到安西8000里这样的距离,路途遥远,所以离别之情尤其浓郁。这个资料什么时候呈现给学生比较好?你现在还不是融合,你还是割裂的。什么时候出示比较好?还是要通过读来发现。你看“渭城朝雨浥轻尘”,这里点明什么?是什么地方。在哪里?在渭城嘛。标题是“送元二使安西”,这时候再展示出那幅地图,这才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通过这个设计,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在渭城,要到安西去。安西在哪里呀?学生不知道,这时候我出示地图。这不就融合在一起了吗?你是先介绍,你先入为主。老师们,我们很多时候上课都会先入为主。为什么要先入为主?因为担心学生不知道,所以想提前告诉他。是这样的吧?我们通常喜欢:你不知道,我就提前告诉你。好的教学应当是当学生有困惑却又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如何借助背景
再一个,元二到安西干什么,这是一个背景材料,熊老师还是按照我们传统的方式:你不知道,我先告诉你。借助背景来读懂,我认为这不是融合。当我不知道“送元二使安西”是干什么的时候,我再告诉你,哦,他是去做外交使官,这时,再来看背景。这不就融合在一起了嘛!所有的资料,所有的背景,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别之情,也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出离别的氛围。所以,老师们,配乐也好,背景介绍也好,地图介绍也罢,应该在咀嚼语言文字的时候再来介绍,融合在一起。
第二个融合,老师范读的融合。
我们要思考老师的范读怎么融合到读当中去。熊老师的朗读水平很高,先朗读了。透过同学们的掌声,足以看出来学生欣然接受熊老师的示范。但是问题出来了,你刚刚读完,就要学生来画节奏,那你要学生画的是你的节奏,还是学生自己理解的节奏?你还是割裂开来的。应该怎么办,老师们?先让学生画节奏,画完节奏再来读,读完之后,学生来评价对还是不对。
学生读完,要么好,要么不好,要么是在好和不好之间,对不对?那么老师要干什么?老师的范读要慎重。
公开课,朗诵好的人常有一个毛病,他要展示示范朗读。他为什么要读?他的目的不是读给学生听,而是给听课老师听的。我们听了很多竞赛课,那些朗诵水平高的人、字写得好的人通常喜欢秀一秀……,比如有一次有一位老师,他准备上《兰亭集序》,他把设计发给我看。他说:“我开始就要写书法,我用我的书法展示出《兰亭集序》。”我说:“你在干什么呢?”他说:“我要让听课老师看到我的字写得很好看。”这位老师直接告诉我,我当然知道他这个目的还是为了展示自己。老师们,老师一身的才华在课堂上不是用来展示的,而是促进,是融合, 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里需要做一个调整。老师们,你们发现没有,很多时候不是你不会上课,而是你的环节设计、你的处理能不能融合。
这时候该怎么办?学生读得不好,老师范读一下,“哦,原来可以这样”,那么我的范读就有了什么意义。还有一种情况,当学生已经读得非常好了,我们还需不需要范读?还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果我的范读比学生读得还要好,读一读,可以让学生更上一层楼;如果我的朗读跟学生差不多了,就没有必要了,任何东西它都是双刃剑。这时候该如何处理教与学的融合的关系?
第三个融合,教与学的融合。
我现在上课越来越觉得,教与学的融合、老师与学生的融合融合得越好,你的课的质量就越好。怎样融合就是一种艺术,这需要在课堂当中去磨。熊老师的优点在于她的朗读水平很高,指导朗读的水平也很高,如果在融合上再做一些处理,我觉得这堂课会更好。
第四个融合,是活动的融合。
比如这里是分析与讲解的融合。我们看,这首诗如果学生自己讲,他懂不懂?老师们,你们觉得学生自己讲他们能不能懂?(老师们:能)能是吧。如果学生自己能读懂,我们还在讲解上花这么长的时间,有没有必要?我们现在搞研讨活动,还是要做出来一些思考。如果学生他不懂,那么,是在哪里不懂?
比方说,我们上《竹石》,学生做预习后提了四个问题。哪四个问题大家还记得吗?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首诗;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咬定青山不放手”;第三个,为什么“千磨万击还坚劲”;第四个,他预计诗肯定要表达一种情感是吧,这个男生很聪明,他说,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你看,这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归根结底在什么地方?学生不明白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什么情感。你解决了前面的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首诗的难点在哪里?这首诗学生理解的难点在哪里?它比前面那首诗还直白一些。为什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它难就难在前面两句,它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它是一种美好的景物,很美吧?但是它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忧伤的。从艺术手法上来讲,叫乐景写哀情。
我们回到熊老师的课堂上来。熊老师其实也意识到了,她借用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客舍青青,一张是黄沙漫漫,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情感的对比。这时候,我们要点破它。点破什么?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当一个人忧伤的时候,看到的东西都是忧伤的;还有一种可能性,这是美学的审美了,我看见所有的花都在绽放,但是内心是忧伤的,通过美好的景物来呈现自己的忧伤。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你在这里点破了,学生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就会写了。
所以我说,语文有四层境界。第一层是,它写了什么;第二层是,怎么写的;第三层境界是,为什么这么写;第四层境界是,我也来写一写。最后,我也来写一写。老师们,语文的水平还是体现在听说读写上来。我曾经用十五个字来概括“出口能成章,下笔可成文,走向真善美”。“出口能成章,下笔可成文”是工具上面的,“走向真善美”是人文方面的,工具与人文要融合。孩子,我们一定要引导他多说、多想、多写,训练他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要熏陶他的心灵。好的语文教学一定是直抵学生心灵的。通过《竹石》《石灰吟》,让学生学会在恶劣的环节中学会坚强、自信、乐观、潇洒……高尚的情操。但是,我们不能喊口号,而是通过这两首诗来传递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同样的道理,《送元二使安西》,我们熊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在立德树人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可不可以再融合一下?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你这里还是割裂的。分别时,你问学生“什么感受”,对吗?这个时候问感受,是割裂开的。“如果你是王维,你会想对元二说什么?换过来,如果你是元二,你想对王维说什么?”,这个环节,就是融合的环节。为什么?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珍惜友情。如果在这个方面多花点时间的话,我觉得情感教育是融合的,而不是贴标签的。我这么讲,不知道老师们能不能接受。
熊老师:
我本来是想让他们写的,写完了再说,后来发现时间不够。
吴春来:
哦,是因为时间不够。这里,我们要设计这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做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到家了。我们的立德树人不是贴标签,立德树人要通过活动来融合到教学中。你想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语文活动彰显出来。刚才上《竹石》的时候,有男孩子就讲道:“当我背不下课文的时候,我觉得我经受了很大的磨难。”那个学生好可爱是吗?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依然要回到教材里来。是怎样的?是“千锤万凿”的,是“粉身碎骨”的,是“烈火焚烧”的,相对于他来说,有学生就说:“你那点挫折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你看,这样情感不就融进去了吗?立德树人和教学就融合在了一起。
刚才我们讲在教学时要注意融合,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个,外部材料的融合;第二个,老师范读的融合;第三,教与学的融合;第四,活动的融合。我觉得,应该有这么四个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