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

时间:2023-05-16 六年级 浏览:

 仿写: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

 
新莽末年,各地举兵起义,英雄豪杰辈出。
 
茂陵有一人姓耿名弇,其父耿况曾在新朝为官,他少年好学,尤喜军事。
 
更始皇帝刘玄新立,二十一岁的耿弇前去拜见。
 
归来路上,随行官员孙仓、卫包听说王郎在邯郸起兵,两人道:“不如去投邯郸,高官厚禄就在眼前。”
 
耿弇摇头,“王郎非刘氏正宗,我如至长安,必建议兴渔阳、上谷之兵,发太原、代郡,往返数十日,即可碾压此乌合之众。你等不识去就,恐有灭族之祸。
 
二人不听,投王郎去了。
 
耿弇听说刘秀在卢奴,拍马北上来见,刘秀留他做了一个小官。
 
到后不久,耿弇劝说护军朱祐,允许他归去请兵,刘秀听说之后,笑着说:“看你年纪不大,志向却不小。”
 
耿弇跟随刘秀到了蓟,传来消息王郎派兵来战,刘秀召集军事会议。
 
耿弇发言:“渔阳太守彭宠是您同乡,上谷太守耿况是我父亲。此两郡兵丁不下万余,邯郸不足为虑。”
 
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开口就是两郡兵丁,就要调兵遣将,其他将官摇头不语。
 
刘秀指着耿弇对众人说:“耿弇就是我北道上的主人。”
 
蓟地出现了骚乱,刘秀带兵南下,军侯分头行动。
 
有想法,那就去实现。
 
耿弇赴昌平见到父亲耿况,耿况派耿弇与寇恂一起到渔阳联合彭宠,两下合兵,一起向南。
 
一路上,攻城拔寨,斩杀王郎兵将三万余人,平定二十多个县,在广阿追上刘秀。
 
刘秀正与王郎开战,听说渔阳和上谷有兵前来,不知是敌是友。一见是耿弇,刘秀大喜,将耿弇等人任命为偏将军,加封耿况为大将军,众人合力一起攻下了邯郸。
 
刘秀登基之后,封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又封好畤(zhì)侯,此时天下有多处尚未平定。
 
刘秀派耿弇去打张步,他带兵渡河进击,先击败了张步手下大将费邑。
 
其时,张步以剧县为都城,张步弟弟张蓝率精兵两万把守西安县,另有一万人在临淄,两地相距约四十里。
 
经过勘查,耿弇发现西安县虽小,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临淄名气虽大,但守备较差。
 
耿弇召集众将,宣布五日之后,进攻西安县。
 
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张蓝严加戒备,准备应敌。
 
到了第五天,耿弇忽然半夜紧急号令,士兵们在床上就把饭吃了,出兵直奔临淄。
 
兵将奇怪,“将军,咱们不是要打西安么,怎么转打临淄了?”
 
耿弇说:“西安早就知道我要进攻,他们日夜戒备,攻之难下。临淄县则出其不意,攻之可下。临淄下则西安孤,张蓝必定遁逃,击一而得二。如果先攻西安,一时难下,二者再一合兵,我方危矣。”
 
耿弇下令攻城,果然,半天就打下临淄。
 
张蓝听说消息大惊,带兵逃去见哥哥张步,陈说耿弇厉害。
 
张步大笑:“之前多少人物,不都被我们打败了!耿弇远道而来,又人困马乏,怕他作甚?”
 
张步带着弟弟张蓝以及重异将军等人,率兵二十万,兵发临淄城东,准备开战。
 
耿弇出兵淄水之上,与重异相遇,骑兵想进攻,耿弇不许,怕挫了张步锐气不敢进兵,反而故意做出打不过的样子,带兵撤退进入内城,摆下阵势。
 
张步以为耿弇胆怯,下令进攻。
 
耿弇登城观敌,见张步军与己方的大将刘歆战在一起。他立即下城,带人横向突击张步军队,冲散了敌方队形,耿弇暂时占上锋。
 
乱军中,一支流矢射中耿弇大腿,他抽出佩刀,斩掉箭支,继续作战,周围无人知之。
 
打到当天晚上,双方才收兵,第二天摆开阵势又战。
 
这时传来消息,刘秀在附近,带兵来增援。
 
手下将官说:“张步的军队彪悍,陛下援军且至,我们不如等陛下的军队来了再战。”
 
耿弇眼睛一瞪,“陛下将至,臣子当摆酒杀牛以待,难道还要把敌人留给陛下?”
 
说罢,带军突入敌阵之中,从早到晚,把张步军队打得大败。
 
张步想跑,耿弇早安排两队伏兵,乘胜追击,张步军队死伤无数,军需用品掉落一路。
 
刘秀大队人马到了临淄,慰劳耿弇,君臣欢宴,刘秀亲自为耿弇贺酒。
 
“将军今日此举,堪比高祖皇帝时之韩信。还记得当年,你在南阳向我献此大计之时,无人响应,因此常常感到孤立。但你看,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公元六十年,东汉明帝为光武帝开国时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人像,将其陈列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因不畏艰难、战功卓著,耿弇名列第四。
 
有志者,事竟成,是说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