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

时间:2018-09-29 三年级 浏览:

三年级语文上册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分享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走过的历程,理解为什么“它觉得“很好”。

3.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课文《去年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点难点

1.知道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走过的历程,理解为什么“它觉得“很好”。

2.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课文《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去年的树》,去年的树的遭遇让我们感到有些淡淡的忧伤。有一粒种子努力生长,它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又有哪些奇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

出示重点字词:缩成 努力 茎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了 旧木料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出来。

这些“很好”代表着这粒种子的愿望,那么它到底有过哪些愿望呢?它的愿望实现了没有?怎样实现的?小组讨论交流。

情节1:它是种子时。

A.小组交流:它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这样想?(站起来,呼吸新鲜空气。——那一定很很好)

B.指导朗读:哪个词能体现种子一定要站起来的决心?(一定)指导把句子读的响亮坚定。

C.交流:愿望实现没有?怎么实现的?(努力生长,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情节2:它是大树时。

A.交流:它在想什么呢?为什么?(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很很好)

B.体会心情,指导读出向往的语气。

C.交流:它是怎么实现这个愿望的?(向农夫拂动,被做成一辆手推车。)成了手推车以后,它什么感受?(真很好)

情节3:它是手推车时。

交流:它为什么想停下来?它怎么想的?抓住“费力”一词,体会它的感受(坐着休息——那一定很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它费力的样子。

情节4:它是椅子时。

A.从它的感受来体会,抓住“吃力”体会心情。(想躺下——那一定很很好。)

B.指导朗读。读出吃力的感受。

情节5:它是木地板时。

A.交流:哪些词语能表现它的感受?“满意”、“舒展”。(很好极了)。

B.讨论:为什么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它觉得自己又变得年轻了。)

C.指导朗读。体会它满意的心情,并读出来。

2.总结: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特殊的历程,每一个历程它都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每一个历程也都为它带来了快乐。

四、对比阅读,讨论异同

前面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同样是写树木,从体裁和内容上看,这两篇文章在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自主完成。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五、围绕主题,练讲故事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粒种子在历程中给人类做出了贡献,自己也感到了快乐。如果你是这粒小小的种子,你能把你的奇遇讲给别人听吗?

2.布置作业:给家长或他人讲《那一定很很好》的故事。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