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听课稿,分享手术台就是阵地听课感受和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第一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堂掌控技能是教师的应变能力的体现。无论你的教学设计多么的完美,多么得天衣无缝,课堂中面对活生生的学生,那也只是死巴巴的。课堂中要学生精彩的问题的生成,更需要教师机敏的抓住问题,灵活的生成,提升。这是我们最缺失的,我们往往错过了一个个精彩的生成点而不觉,而有时则苦于没有应对的方法而不得不放弃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多么的苦恼啊!
通过专家们的讲授,使我认识到精彩生成的背后,使教师对文本的深钻,对作者的深深的理解。是以大量预设作为前提的。听了王文丽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后,使我对王老师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及能机敏的抓住学生的问题生成精彩的教学的能力而钦佩。例如:在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教学难点时,王老师则抓住一个学生说到“爱国”。老师马上问:“爱哪个国?”学生说:“中国”老师马上纠正说:“这不是爱国,爱国指爱自己的国家。而他是加拿大人,这是种什么精神?”学生马上理解到“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老师没有就此收住,而是进一步提升,“从哪儿体会到这些的?找到相关的文字读一读。”这样的环节不但解决了课文的教学难点,更使学生清楚的体会到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即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没有脱离语文课的特点。像这样的精彩换届还有很多,每每出现,都是我眼前一亮。课下,我也细细的品味着这节课。我深感教师课堂的掌控能力,关系到一节课的完成进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教师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更应深入地钻研文本,积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自己的底儿厚积了,才能有足够的“余粮”为学生解饥。才能抓住学生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控课堂教学。俗话说:“厚积而勃发”课前只有教师的深厚的积淀相关资料,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学设计中选准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点。课堂中才能顺利的掌控课堂教学的一切,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第二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下面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对本课的教学思想。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这篇文章虽是选读课文,但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是,一组课文配一篇主题较为接近的选的课文。而这篇课文所匹配的是这册课文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而已白求恩大夫真实事迹而编写的这篇课文最主要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分析学情:三年纪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三、基于这些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和语句。
3、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因为这是一篇选读课文,所以对文本中字词的要求不必特别细致。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难点是: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中包含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轴就是围绕手术台时阵地这个题目,然后主要分五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分别理解“手术台”和“阵地”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着题目设疑。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了解了手术台和阵地这两个概念,有不利于后面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而设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接下来,教师提出这句话是谁说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去读课文。
这样设计的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后,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在朗读好课文,了解这话时由白求恩说的话演变而来的,适时出示白求恩的背景资料。
由于学生对白求恩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补充进去一些资料更有利于学生更加贴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卫士,了解他高尚的品格。
再出示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请学生读一读,说说感受。
从初步的朗读和对句子基本的理解,学生可以体会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很负责。
3、抓住重点,精读感悟
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画出来默读。重点指导
A、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里布满了血丝。
B、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前。(板书:情况危急 镇定)
C、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战士们做手术(板书:更危急,坚持阵地)
D、一连几发炮弹在小庙的周围,火苗向手术台扑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坐手术。做了一个有一个。(板书:情况,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
E、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课文的2,3,4段中很多语句,将白求恩的工作情况和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着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来衬托她的高尚品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共同交流,最后再进行朗读的方法来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环节的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课中练习,区分连续,继续,陆续
我们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虽然本课对字词的要求不像精读课文一样高,但是像这样把三个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通过选择填空,对词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这个设计还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可谓一举两得。
4、引导争论,再次感悟
出示第三段,生读后,师针对客人提问,白求恩是不是客人,为什么他说自己不是客人,不是客人那是什么呢?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出白求恩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在上面坚守了三天三夜,这是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呀!通过之前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抽丝剥茧般的学习,从理解该句话的意思到他对工作极端认真,再到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本课最难理解的难点也被突破了,学生从这句简单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深深地体会到白求恩高尚的品质。
5、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然后老师推荐有关于白求恩事迹的书籍,推荐学生课后去看。
在理解文章含义后再读课文,相信学生能够带着感受去读。同时把文本的内容拓展到课外,让阅读继续延伸下去。
结束语:
这堂课我的设计就是紧这样紧围绕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来展开的,设计了五个环节来落实,运用层层推进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浅入深的接受文章所要展示的深刻内涵。也达到了自己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