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评课稿

时间:2018-11-02 三年级 浏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片段一】引入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大约5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在学生的学具盒里有若干根小棒,只有一根白色的是5.3厘米长.)

生:白色的小棒大约是5厘米。

师:是的,这根白色小棒大约是5厘米长,但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

(学生独自测量)

生(众):5厘米多。5厘米多3小格。5厘米多3毫米。

师:有同学说这根小棒长5厘米多3小格,也有说是5厘米3毫米,这说明现在我们用厘米已无法较精确地表示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其实1小格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表示。(板书:毫米)

[评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课前对长度单位毫米已有所接触,但对它们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还没有建立表象。教师以学生已知的 “厘米”为切入点,在测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使测量精确,不够整厘米时,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把毫米和厘米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教材编写的逻辑意图综合把握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较好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在估计小棒长度、测量小棒长度的活动中引出毫米,感受用毫米作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些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主地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片段二】认识毫米

师:尺子上3小格就是3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并告诉同桌。    (同桌指完后,请一位学生到课件中放大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

师:(指着课件中放大的直尺图)这样1小格是1毫米,2小格是几毫米呢?(2毫米)3格呢……10小格呢?

生(众):10毫米。1厘米。

师:怎么有的同学说10毫米,有的同学说1厘米?

生:1厘米=1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中任选1厘米,数一数是否有10毫米?(学生数格子验证)

师:你是选哪个厘米来数的?

生(众):刻度2至刻度3,是1厘米,有10毫米。刻度5到刻度6, 1厘米里有10毫米。等等。

(板书:1厘米=10毫米)

生齐读:1厘米=10毫米。

师: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是几毫米?(2厘米,20毫米。)从0刻度到刻度3呢?(3厘米,3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6呢?(4厘米,4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盒里找一找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学具有:1元硬币、电话卡等)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这两样物品的厚度。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是2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找出最短的小棒,量一量有多长?

生:2厘米5毫米。

生:25毫米。

生:2厘米5毫米就是25毫米。

师:你能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吗?估计好后把结果填入表内。再用尺子量一量。

测量的物体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数书的厚度

师:说说你的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相差多少?

生:我估计是1厘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估多了3毫米。

生:我估计是5毫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少估了2毫米。

师: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毫米作单位吗?

生:我爸爸去划玻璃时,玻璃的长度要用到几厘米几毫米。

生:工人师傅做的一些机器零件就是用毫米做单位的。

生:一张纸(指着数学书的一页)的厚度是1毫米。

师(追问):一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吗?(学生马上开始测量验证。)

生:一张纸没有1毫米。

生: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师:像我们数学书里的纸张,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课件出示小资料:a.铅笔芯。教师介绍铅笔芯的粗细规格一般用毫米作单位。b.眼镜片的厚度。介绍老师的眼镜片的厚度。c.播音员报气象预报:2007年8月14日,第10号台“珊瑚”带来大风暴雨,截止到当天下午5时,厦门平均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靠山地地区降雨量均超过350毫米,小坪水库最大降雨量达587毫米。)

师:请同学们不用尺子一条1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再用尺子量一量,长了或短了多少?

生:我画长了1毫米,就是画了11毫米或1厘米1毫米。

生:我画短了2毫米,就是画了8毫米。

[评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体验,当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文本学习”,而是“体验学习”。这一环节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创设了许多体验学习的情境,通过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认识毫米的过程中,有找一找(在尺子上找一毫米,在文具盒里找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摸一摸(摸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说一说(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例子),估一估、量一量(测量物体的长度前先估计)、画一画(不用尺子画一段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感知到逐步抽象的体验过程,充分体验到1毫米的长度,建立了毫米的正确的表象。画一厘米长的线,把毫米的认识与厘米紧密联系起来,深化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将学生的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三位一体地参与,体验成为有效学习的基石。]

【片段三】认识分米

师:不用尺子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找出来与自己画的10厘米比一比,是画长了,还是画短了?    (学生拿出10厘米长的红色小棒与自己画的进行比较。)

师:这10厘米(拿着小棒)也是一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看数学书第4页,从书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0厘米=1分米。(教师板书。)

生:在测量课桌长的时候,1分米1分米去度量比较方便。

师:你能把1分米有多长表示出来吗?

生: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

生:用了一半的铅笔大约长1分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

生:从0刻度到刻度10。

生:从刻度10到刻度20。

生:从刻度2到刻度12。

师:知道了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呢?(学生举起了尺子,一根尺子大约是2分米。)4分米有多长呢?(同桌两人把两根尺子拼到一起长大约4分米。)8分米有多长呢?(学生4人小组把4根尺子拼在一起长大约8分米。)10分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学生比划)

生:10分米就是1米。

师:为什么?

生: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宽,把结果填入表格,再用尺子量一量。完成表格。(提供3根不同长短彩带,让学生选择后估计,测量。)

测量的物体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课桌的宽

[评析 前一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引导多一些,而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学,体现方法的层次性。在分米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自学课本得出“1分米=10厘米”以及用1分米度量的优越性。通过找1分米、比划1分米的长短等活动来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在估一估、量一量中,让学生学会目测,间接运用工具得出物体的长度。追问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4分米、8分米、10分米有多长,沟通了厘米、分米和米的联系。探究、自学等自主活动,强调把学习、读书等的时间还给学生,但不是“放羊式”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导向功能,适度把握思考方向,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片段四】解决问题

1.量一量                                               

2.画一画。①1分米长的线段;②长2厘米5毫米的。

3.算一算。(单位换算题,略。)

4.填一填。(填合适的单位,略。)

5.小小设计师:铅笔的包装盒需做多长?

师:杨老师在课前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枝铅笔,这种铅笔是杨老师的家乡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内的一家文具厂免费提供的。厂长让我带来了一个问题,文具厂准备把这种铅笔每10枝包装成一盒,包装盒需做多长呢?

生:需要先量出这种铅笔的长度。(学生测量铅笔长度)

生:铅笔的长度是17厘米7毫米。

师:那铅笔包装盒需做多长呢?

生:17厘米7毫米。

生:铅笔盒长度做成17厘米7毫米,那铅笔就装不下了。

生:20厘米

生:做成20厘米长太浪费材料了。我觉得做成18厘米比较合适。

[评析 保证足够的基础训练是数学课的重要特点,这里的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有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还设计了应用性比较强的问题,如小小设计师,不但要量出铅笔的长度,还要考虑铅笔盒的长度。知识应用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操练的过程,还需要关注知识应用过程中所隐含的智慧,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