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三年级策略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帮助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课教学时,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借助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等线索,建立起预测的意识,初步学习依据内容预测的月度策略;然后借助旁批,培养学生主动预测的能力。
一、初始体验,培养预测意识
教学之初,我利用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与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预测老屋究竟会不会倒?为什么?学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的基础上,再度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
二、根据旁批,渗透预测方法
在学生对预测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利用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比如,教学中我通过让孩子们回忆老屋之老,进而预测打算倒下的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比如,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告诉学生这是一位小朋友阅读后的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预测。另外,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插图、故事的内容等处的旁批,告诉学生各处旁批预测的依据。比如描写小蜘蛛的片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就是通过联系前文内容而做出的预测。
最后,引导学生对预测内容进行审视。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预测和与故事的内容一样吗?无论预测的结果是否与后面的内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预测的依据是什么。鼓励学生只要有依据,预测的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
三、 抓关键词句,评老屋品质
老屋虽已年迈,却仍努力的站在那里,为的就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此我通过让孩子品读文中描写老屋神态的句子,感悟老屋在一天天的变老。进一步创设情境,通过老屋我想对你说写出自己对老屋精神的理解。
在今天的上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预测单元的课文因提前预习,未充分给予孩子自由的想象空间。第二、我们的日常课堂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我们的孩子似乎习惯于对标准答案的一种期待,在预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时,大部分孩子都是顺着情节往下猜。其实猜测可以是很大胆的,可以是天南地北,与别人不同的,只要说出自己的依据即可。这也让我反思,是不是平时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泯灭了孩子们的童心?
幸运的是各位专家对我的课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让我收获颇多,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个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1.不拘形式,打破陈规
在讲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为了让孩子们掌握预测的方法,我结合旁批内容主要从题目、插图、生活经验、情节规律等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看似全面的背后却未突出重点方法的训练,虽然一节课下来,孩子记住了方法,但应用的能力并不熟练。当唐老师给出建议,可以从题目入手,让孩子进行猜想老屋不倒的原因,进而自主阅读边读边想,大胆写出自己的预测,在同课文内容作比较,通过小组讨论看看自己的预测与内容是否一致?进一步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归纳,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的预测。这样的设计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我受益匪浅。
2.吃透教材,深挖文本
在执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之前,自己也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但却未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进行思考,为此自己也仅仅是将这篇文章的人文性停留在了,对老屋优秀品质的赞美上。当唐老师指出这里的“老屋”就是生活中年迈的人的代表,他们虽已年迈,却仍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时,我才恍然大悟:不是因为有小动物需要帮忙,老屋不倒,而是因为他们还想站的更久,帮助更多的人。这又是一种多么无私的情怀。
3.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听一位老师曾这样说过,越是“大师”的课,越是朴实。当时刚入职的我并不理解,现在在听过无数名师的课后,才顿悟。正如唐老师所言,怎样教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要教什么,方法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想想自己曾经的课堂,热热闹闹,可真的给孩子了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