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听课稿,分享望天门山听课感受和记录
望天门山说课稿第一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自制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各种字体的“山”及《望天门山》的草书作品,初步感知书法魅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
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他就是——李白。(板书)
3.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游泰山》),读后揭题:他还去过一座山,山名就在刚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
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
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
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师板画天门山。)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
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再读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楚江”。
6.让我们想象着奔腾东去的楚江水,咱们一起读!
7.这又是怎样的水啊!诗中哪一句写了?又是谁有如此能耐让汹涌不可挡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读读!(出示第二句)
8.看,湍急的河水流到这里受到了山的阻挡。闭上眼睛,让音乐带着我们走得更近些。
9.音乐是流动的画,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指名答后再读。
10.让老师用线条为你们勾勒——这是险峻如刀砍剑劈的天门山,楚江水汹涌而至,撞击天门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后又浩荡而去。(齐读1、2句)
11.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水的澎湃!诗中还有哪儿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势?
12.(师板画两岸的青山)这又是怎样的山呢?仅仅是绿吗?你是从哪个字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出”理解。)
13.两岸的青山相对着,怎么会有出来的感觉呢?让我们再来读读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你知道了什么?谁来画一画?(生板画孤帆、红日。)
14.现在我们联系这两句来探讨探讨诗人李白是在哪儿望天门山?你又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15.引读3、4句。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读——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手臂在迎接他。读——好一个“出”字啊,尽显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读——
四、入情入境,深悟诗
1.(播放视频)师述: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未来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2.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和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天门中断楚江开”。(齐读)望见这样的水——“碧水东流至此回”。(齐读)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穿过狭窄的河道,看见的又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再拐过一道弯,看见的还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这是因为——“孤帆一片日边来”!(齐读)
4.山的热情、水的澎湃,皆是因为诗人那喜悦的心情。(出示课件:几种不同字体的古诗)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你认为哪一幅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表现诗的意境呢?
5.是啊,这幅草书行云流水,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气势,(读1、2句)这幅字畅快淋漓,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读3、4句)
6.配乐背诗。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计将古诗与书法的魅力融为一体,既让学生初步感受草书的内涵,又是课前交流的巧妙延伸。
五、总结方法,赏析拓展
1.(指板画,配乐)瞧——青山、绿水、红日、白帆,多美的一幅画啊!(贴草书诗句)看,书法也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诠释着刚劲之美。(板书:书画)
2.诗可以是一幅美妙的画,也可以是一行行灵动的字,难怪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课件出示)生齐读。
3.正因为天门山的热情让李白感动,所以他在天门山逗留了多日,还写下了另外一首诗《天门山》和一篇文章《天门山铭》。一个地方留下两首诗、一篇文章,这在李白写诗的生涯里是不多见的,可见天门山在他的感情生活里的地位。
4.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留在心底吧!(加动作背《天门山》。)
5.总结:相同的地点不同的诗,我们又可以用怎样的画、什么样的字来表现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赏析写景的古诗。
望天门山说课稿第二篇:
《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PPT课件,范读MP3,朗读伴奏音乐,简笔画。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思路:本班学生中等生偏多,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平时课堂表现力不够,本次上课我准备采用小组评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力,争取做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互助
教法、学法指导: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通过对文字、音乐、绘画的赏析,达到诗书琴画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相交相融,不断锤炼学生的艺术通感,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在情境中反复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的神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教育免费资源, C1 u; [6 k: H$ O9 P
1、师:同学们,老师想画一幅画,掌声鼓励一下。(师画简笔画,高高的山,叙述一个故事,天门山的来历)有一位诗人在这里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课题和作者,)
2、 齐读课题
二、 新课教学
(一)了解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关于李白,你们了解多少呢?(抽生回答)师:真不简单,同学们竟然对李白了解得这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吧!自然美图* V( E9 {' W1 @
(课件显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热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
(二)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1)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2) 范读(课件)
(3) 和老师赛读(出示课件,节奏划分)
(4) 男女生赛读,相互评价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让一名学生朗读学习要求):
(1)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师:根据要求开始学习吧!1 x3 g' s! W6 Y/ u5 C! h# i" _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Edu
3、 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四)交流分析,理解悟情
1、课件出示一句。
(1)师问:谁读懂了第一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水?(板书天门山、楚江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抓关键词:“中断、至此回”理解诗句意思,结合动作说一说,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从画面我们感受到了天门山怎么样?用词语形容(高耸、雄伟,险峻)。这样雄伟的山被江水冲断,我们又感受到了水怎么样?(湍急,汹涌。奔腾)
(4)哪些字给你感受最深?(断、开)这两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水劈山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这壮观的景象。随音乐和动作朗诵一二句诗
2、课件出示第二句。
(1)这一句主要写什么?(碧水)水流到这里发生了什么?(回),根据画面理解回,通过这个回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浪花,拍打岩石)
(2)看图画(课件),这样的山阻水回,水劈山断,多么美丽的山山水画,让我们想象画面,读出那壮观的气势来。
3、总结学法,用同样的学法学习三四句。
3、在这样美丽的山水画中,诗人李白坐在船上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读后两句诗。
师:诗人望见了什么?(青山),青山是什么样?为什么用“出”字,(用动作表演出,抽两个学生表演,深刻理解“出”的好处)
师总结: 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师:读了这两句诗,你们觉得老师的画上还缺点什么?(添画:孤帆、红日).
.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和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天门中断楚江开”。(齐读)望见这样的水——“碧水东流至此回”。(齐读)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两岸的青山相对出”。
4、 配合动作随音乐朗读。
5、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感情 和心情呢?(乐观豪迈,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6、 带着这种感情随音乐朗读。
楚江 开 (吞吐山河)
望天门山 碧水 回 (急流回荡) 热爱、赞美
青山 出 (雄山对峙)
孤帆 来 (江水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