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大书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目标
1.会认“仅、麻”等8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
重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仅、麻”等8个生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会写“昆虫、蚂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板块一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天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下半部分的“头”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
4.引导读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
设计意图:
“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生疑、质疑,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
不仅 麻雀 盘旋 敬佩
春笋 几寸 一副 秋高气爽
(1)指名认读加点的生字。提示:“笋、寸”是平舌音,“爽”是翘舌音。
(2)读词卡“麻雀”。
①引导识记:你是怎么记住“麻”字的?
预设:加一加:广+林
猜谜语:广州城内林子多
②用“麻”字组词:肉麻、亚麻、芝麻;麻绳、麻布、麻袋;麻醉、麻药、麻烦。
③指导写“麻”: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要舒展,包住“林”。
(3)读词卡“春笋”。
①课件出示“笋”的字源演变图。
解说:“笋”的古体字上面形状像竹叶,表示笋是竹子的嫩芽;“旬”的意思是十天,表示笋生长迅速。
②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4)读词卡“几寸”。
①引导:你们知道一寸大约有多长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比一比。
②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寸”的古体字:
点拨:上面是手的形状,在手的下面加一横,表示由手掌后退一寸。这个位置叫作“寸口”。我们摸一摸,有脉搏跳动的感觉。
③指导写“寸”:“寸”的字形偏长,第一笔横稍长,竖钩写在横画上偏右的位置,点靠里、靠上。
(5)读词卡“一副”。
①引导:你是怎样记住“副”字的?(幅、富、福——副)
②指名填空:一副( )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一副样子 一副面孔 一副笑脸
一副对联 一副手套 一副眼镜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1)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全班齐读。教师板书:看不完读不完
设计意图:
依据生字的构字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并在识字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词汇,渗透汉字文化,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教师配乐朗读全文,给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感基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初步理解“大书”的意思。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知“好玩”
1.引导:这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这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3.学生交流。
课件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
(1)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好玩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2)指名交流,齐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浮云飞鸟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 虾蟹游鱼
(3)理解省略号。引导:读不完的大书里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用了省略号)课文哪个词概括了所有好玩的东西?(板书:世界万物)
4.引读第1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5.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教师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大自然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呀!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接读。
课件出示: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的总起段落,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文本信息,紧扣关键词语及标点符号,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题目中“读不完”的意思,在回环呼应的朗读中,初步感悟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特点。
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齐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词语中的会写字标红)
课件出示:
读书 昆虫 麻雀 蚂蚁 梨树 几寸 温柔 池塘 画册
2.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字形。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①出示“梨、柔”,引导: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点拨:下面的木字底要写得稍宽,撇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部分,让字站稳。
②指导写“塘”:左窄右宽,“唐”的撇要穿插到提土旁的下面。
③指导写“册”:最后一笔是横,靠近横中线,写得稍长,像一根线,把左右两个部件串起来。
3.学生练习写字,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抄写“昆虫、蚂蚁、画册”等词语。
设计意图:
在随文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本教学板块安排了集中写字。从字形结构入手,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再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提高了写字教学效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生动的语言。
板块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浮云飞鸟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
虾蟹游鱼 高空盘旋 千姿百态
雨后春笋 超凡脱俗 秋高气爽
2.引读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2)齐读第6自然段。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
认读词语,既复习巩固了生字,又积累了本课独特的语言;引读课文,既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顾,又为后面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做了铺垫。
板块二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读课文。
(1)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课文哪些段落对此进行了具体描写?
预设:第2~5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请联系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或第1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板书:飞鸟 昆虫 花草 树木)
2.学习写飞鸟的语段。
(1)引导:第2自然段写了哪些好玩的飞鸟?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 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3)麻雀和老鹰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预设:
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活泼快乐)
老鹰——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勇猛)
(4)引导:飞鸟如此有趣、好玩,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动作)谁来演一演老鹰的这三个动作?
(5)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麻雀的活泼,老鹰的勇猛!(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习写昆虫的语段。
(1)引导:作者写了什么昆虫?是怎么写的?(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2)提问:文中写到了哪两种情形?(蚂蚁搬家两军对垒)
(3)引导:蚂蚁搬家时是怎样的?“井然有序”是什么意思?
(4)想象:蚂蚁搬家,井然有序是怎样的画面?(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搬运货物。)
(5)提问:“两军对垒”是什么意思?你们见过蚂蚁“两军对垒”的情形吗?(指名交流)作者用哪个词来描述蚂蚁这种精神?(勇敢忠贞)
(6)指导朗读。引导:两军对垒,攻守有序,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勇敢忠贞,真令人敬佩!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4.学习写花草树木的语段。
(1)引导:飞鸟、昆虫是如此好玩,那花草树木又是怎样有趣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思考:(1)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子。(2)花草树木是怎样有趣?用横线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2)根据学生交流,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1:品读中心句。
课件出示:
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①提问:“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
②点拨: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有着——(不同的趣味);花草树木的一荣一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③齐读句子。
预设2:品读写花草的句子。
课件出示写花草的句子。
课件出示: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①指名朗读。
②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花儿的有趣的?(颜色多、形状多)能用两个词语概括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③引导:作者又是怎样写草的有趣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形态各不相同)
④教师引读:花儿颜色有——(学生接读),形状有——(学生接读),草的叶子各不相同——(学生接读)。
⑤学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花的句子;男生读写草的句子。
预设3:品读写树木的句子。
过渡:作者写了哪些树木?你觉得哪些描写特别有趣?课件出示写竹子的句子。
课件出示: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①指名读。
②提问:哪些画面很有趣?作者是怎么写的?(先用作比较的方法写雨后春笋长得快,再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竹叶的沙沙声。)
③指导朗读:读前面一句要突出强调竹子长得快,读后面一句要读得轻而温柔。(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写棕榈树的句子。
课件出示: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①指名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棕榈树的有趣?(风吹树叶、鱼戏倒影)
②引导:“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棕榈树的这副样子是超凡脱俗的?
③“倒映”和“倒影”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画,让学生指出倒影。)
④引导想象:棕榈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怎样的?鱼在倒影间游玩是怎样的情景呢?
⑤指名读写棕榈树的句子。
⑥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总起句,女生读写竹子的句子,男生读写棕榈树的句子。
设计意图:
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圈画文中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和体会语言、形象、情感之美。
板块三 整体回顾,感悟写法
1.质疑引读。
(1)引导:这部大书读到这儿读完了吗?这本读不完的大书里还会有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2)课件播放大自然中好玩的画面。
(3)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梳理结构。
(1)引导:你们发现这篇课文各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预设:总(第1自然段)——分(第2~5自然段)——总(第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这部读不完的大书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预设:
从第1自然段发现:寻找、沉思、遐想。(观察自然,留心生活)
4.小练笔: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读到了什么?请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本教学板块通过回读课文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作者的观察方法,并引导学生迁移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