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

时间:2022-12-10 三年级 浏览:

 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

 
会认的字 背  bèi 背诵  背书   诵 sòng  诵读  背诵   例 lì  照例  例如
圈  quān 圆圈  一圈 段  duàn  段落  分段   练  liàn  练习  练字
糊  hú 糊涂  模糊   涂  tú  糊涂  涂抹    呆 dāi  发呆  呆住 
戒  jiè  警戒  戒烟  厉  lì  严厉  厉害    挨  ái   挨打  挨饿
楚  chǔ 清楚  楚国             
多音字 背  bèi  背景  后背          圈  quān  转圈  圈套
bēi  背包  背负              juàn  羊圈  猪圈
挨  āi 挨近  挨着           
ái 挨打  挨饿               
字词解释 私塾:中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练习:反复学习,以求熟练。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地。
霎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一字不漏: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近反义词 近义词:照例——按例      流利——流畅      霎时——瞬间
        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反义词:流利——结巴      详细——简略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清清楚楚    一字不漏——错漏百出
词语搭配 一段书    一个学生    一位先生    一把戒尺    一所私塾    
念一句    圈了一段    念了几遍    讲了几句    问了几句
摆摆手    拿着戒尺    壮着胆子    讲道理    讲得详细    听得认真
一个一个地背诵    糊里糊涂地背诵    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主要内容:
本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问,最后先生详细地为他们讲解的故事。
段落大纲: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从来不讲。
第二部分(2—7):写孙中山在课堂上敢于提问。
第三部分(8、9):写孙中山认为为了弄清楚道理,即使挨打也值得。
词句赏析:
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从来不讲”说明私塾的先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为下文孙中山的提问作了铺垫。
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是没有用的,说明孙中山敢于思考。
 
3.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说明孙中山是知道提出问题的后果的,但是还是提了出来,体现出他为了求得学问,不怕挨打的精神。
4.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吓呆了”写出了同学们的害怕,“鸦雀无声”写出了课堂的安静。与前面孙中山不懂就问形成对比,突出了孙中山对学习的认真、执着。
5.“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背得很准确,说明他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在背过课文后才提出想知道意思的要求的。
课文重难点探究:
1.私塾的老师是怎样教书的?
    老师念,学生跟着念,念熟了就背诵下来,老师从来不讲意思。
2.孙中山提出请求后,同学们和先生各有怎样的表现?
    孙中山提出请求后,同学们都吓呆了,都不敢出声;先生拿着戒尺,非常严厉地走近他,让孙中山背出刚才要背的那段书,孙中山背了出来,先生才收起戒尺,跟同学讲那段书的意思。
3.孙中山是个怎样的孩子?
    孙中山是个聪明的孩子,能快速、流利地背出老师布置的内容。同时他也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冒着挨打的危险,向老师提出不懂的问题。
4.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