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3-02-17 三年级 浏览:

 荷花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魅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的含义。(重点)
 
3谈自己从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或感受。(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谜面请学生朗读并说出谜底。“一个小姑娘,家住在水乡,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表扬孩子,善于思考,并出示课件题目《荷花》并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写荷花。
 
二、复习上节课生字词和形近字。
 
1.荷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植物,不仅是荷花的清新脱俗,更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吸引着大家。
 
2.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又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姿态呢?
 
  3.我们把上节课的生字词来复习一下。(出示课件,利用挑豆豆的游戏,来让同学们开火车读,读过后加上拼音再读,有了拼音的帮忙,字音就能够读的更准确了。)
 
4.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双胞胎,在字里也有很多形近字,找学生来区分一下。(指名学生读,读过后男女生对比读。)
 
三.出示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学习的方向,带着目标去学习。
 
(请学生读一读学习目标)
 
四.欣赏视频朗读《荷花》(感受感情,激发朗读兴趣)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同桌读,小组读)
 
2.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1).作者笔下的荷叶是怎样的?荷花又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3).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六.精读细研。
 
 1.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荷叶是什么样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荷叶挨挨挤挤,运用拟人的修辞)
 
(师:请学生表演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多,并请学生读一读,读出荷叶的挨挨挤挤,多。板书:荷叶挨挨挤挤)
 
(生:荷叶还像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
 
(师:你真厉害,这都被你发现了,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说一个句子,出示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仿写比喻。)
 
(师:板书到明写法下边学比喻)
 
2.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衬托下的荷花又是什么样呢?请用——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看图片感受“冒”。老师板书“荷花”)
 
(师: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并演一演)
 
3. 你能说说荷花的三种姿态吗?
 
(师:请学生上台来贴贴图片荷花的三种姿态)
 
(生:读一读发现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看图片,请选自图片也来说一说图片中的排比,板书到学方法中:仿排比)
 
4. 看图片,展联想。
 
(师:我们看到这样的图片,想到什么?)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看来大家都是小诗人,叶圣陶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生:这一池荷花不仅很美,而且竞相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就是大自然。)
 
5. 展开想象,幻化荷花。
 
(师: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生: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生: 一阵微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师:动态下的荷花美轮美奂,静态下的呢?)
 
(生: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教师板书明写法里写:动态,静态。
 
6. 深入联想。
 
(师: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生:各抒己见,青蛙、蝴蝶、蝌蚪……)
 
(师:作者怎样发现这一池荷花的?回到开头)
 
(生:闻。从赶紧和跑中也可以体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七、跟音乐,带着感情再次朗读。
 
请学生一人一段,跟音乐有感情读一读,其他学生做听众,来感受荷花的姿态美以及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八、畅所欲言。
 
说收获,谈感想。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作者。
 
九、布置作业。
 
1.喜欢画画的同学,去校园里观察月季的姿态,画一幅月季图。
 
2.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种植物。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