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时间:2023-03-04 三年级 浏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教学目标:
 
1.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异乡”、“异客”、“倍”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
 
2.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三、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了解思乡情。
 
1.教师谈话:看着同学们张张可爱的小脸,老师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特别爱你们。那和老师聊聊,爸爸妈妈都是怎么爱你们的?那老师还想知道,你们有没有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多久?心情如何?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诗人,他17岁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也非常思念家人,于是他就写了一首思乡诗,我们一起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机强调:“忆”的写法。
 
3.揭诗题,解题意。
 
(1)九月九日是哪一天?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2)“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一样,它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4.指导朗读。
 
师: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心里会?让我们带着思念的语气再读诗题,注意停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古诗,感知思乡情。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指名读,正音。
 
(1)指导读音:“茱萸”读作“zhū yú”。
 
(2)出示停顿节奏。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来了解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理解古诗,体会思乡情。
 
过渡:重阳节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诗人却说(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1.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1)理解:师:——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说了两个相同的字——“异”。“异乡”的意思是——他乡;“为异客”的意思是——做他乡的客人。如果我们此时在北京,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北京是——异乡,我们是——异客。
 
师:身处他乡的诗人是和很多在一起的吗?不是,而是——独自一人。我们从“独”能够看出来。“独”除了表示诗人只是一个人,我们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是孤独的。(板书:孤独)想象一下,诗人会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孤独?
 
(2)指导背诵:这种在他乡的孤独的感受被诗人写了下来,叫做——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渡:因为孤独,所以容易思念,尤其是在——重阳佳节的时候。所以,诗人又说(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2.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理解:这种思念(板书:思念)是普普通通的想念吗?而是——更加思念、非常思念,我们是从——“倍”字感受到的。
 
(2)教师引导想象:每一个漂泊的人都有着对家乡的回忆,都有着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思念亲人什么呢?
 
师:对亲人的思念不仅仅会在重阳节才有,诗人还会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倍思亲”呢?
 
师:当春节来临,一家团圆的时候,远在他乡工作的人们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中秋月圆,阖家同庆的时候,远在他乡求学的人们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在重阳节的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这样道出了人们对亲人的无比思念,成了千古名句。
 
(3)指导背诵: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出示:)
 
3.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家乡的兄弟们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在干什么?师:对呀,他们在登高山、在插茱萸。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有没有过重阳节登高的经历?
 
(2)出示“茱萸”词语及图片。师: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人们以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这两句是在说——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在登高时,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写一封家书给家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
 
(4)指导背诵: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家乡在山的那头,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的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画面呀!“少一人”是诗人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诗人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来再读一读,读出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忧伤吧!
 
(5)小结: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诗,那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走进诗人,感悟思乡情。
 
1.师:学完整首诗,再来看看“忆”,单单只是回忆吗?“忆”怎样解释才更为贴切?(思念)
 
2.师:王维既然如此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诗人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
 
3.师: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思念如美酒越酿越深,才会写出思乡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会诞生思乡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归纳学习古诗方法:通过反复吟诵来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体会诗人情感,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希望你们在学习其他古诗的时候,也能学到用到。
 
(五)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2.拓展《泊船瓜洲》。
 
3.不光是我国古代诗人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再来读读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
 
4.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总有一天,我们也可能远离家乡,那时候我们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当重阳来临,我们也会用这样一句诗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一位诗人——王维。会想到他的那首关于重阳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会这样轻轻地吟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感知诗歌魅力,激发热爱诗歌之情。
 
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道不尽离别愁,诉不完思乡情,历经1000多年,再次诵读依然让我们感动不己,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让我们热爱诗歌吧!
 
(七)布置作业:
 
1.搜集王维的《杂诗》
 
2.搜集李商隐《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图片                                             孤  独
 
    倍思亲   思  念
 
少一人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