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劝告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对教材的全新认识和合理开发在新课标下,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托,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的结果。它具体的可分为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和电子教材。本节课投影的材料中,有教科书上的、图书上的、还有视听教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大量的现实教材,可见教师基本确立了“教材系列”的观念。大胆地开发教材。课堂在引课后就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亲身经历过的劝告活动的记忆中提取材料来充当教学材料,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在学生相互劝告环节,劝告的材料,又是来源于身边的情境,有真实感、真挚感。就是课堂的亮点,学生演示的环节中,就材料的显现处理,也充分利用媒体,不仅使材料的来源丰富,而且使材料呈现形式多彩多姿,且避免了因雷同而引起的学生兴趣的转移,从而在整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动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而愉悦地学习,有所得而不决枯燥。
二、师声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这节课,材料的来源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每位学生都准备了自己的实际劝告经历,人人参与意识体现明显。在演示劝告情境环节中,学生自己选择最感兴趣的,最有把握的片段演示,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使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流程,如引课环节,解晋的事例。先只出示一半,让学生为李尚书的命运,更为解晋的命运担忧;又只以故事形式出现,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自主地参与到为他们解忧排难的探索中。当结局出现后,学生又为解晋的机智所折服,深感其聪明,感叹劝告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劝告。劝告要讲究技艺。学生眼前有榜样,想学他,那自然就主动而情绪高涨地参与到劝告这一口语交际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展示风采环节,教师把教材出示以后,要展示模拟演示。比赛竞争性、鼓动性很强,学生兴趣又一下子浓起来,纷纷跃跃欲试,一表才华。整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四、能精心创造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交际情境,在师生互动中进行,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整节课,教师不是注重课本中所谓的口语交际的知识量、技巧、方法,而是创设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充实了活动内容。由于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地产生联想和想象,如让学生举劝告别人的成功事例和不成功事例时,学生马上就从记忆库里调出,且劝告的场面也能很自然地浮现出来。这样他们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在师生的互动中,很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学生的演示环节和最后的劝告活动都是互动的、个性化的、充满新意的流程。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有效地增强,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以课堂结构的设计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于“接受性学习”到现在的侧重于“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教师在设计整节课的结构时,采用了设置情境、探索、感悟,最后归纳的由现象到本质的归纳推理思维模式,而不是结论的演绎推理模式。先摆出样本,再加以训练。本课由于采用了归纳推理来设计,从而使课堂成为了注重了口语交际的师生互动过程,知识的结论成为了活动过程后的自然成果。
六、宽容的课堂,科学的评价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倡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这节课上,教师着意创造了这种氛围。始终是鼓励的语气、慈爱的教态、合作的态度,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演示的情境,始终是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如对劝告不成功的同学,也充分表扬了他积极发言这一行为的热情,当然,也科学地加以正面点评和引导,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接下来学习环节中加以弥补。更是由学生自己主持和评价,使人充分感到这是一个宽容的课堂,学生更无压抑感可言。在这节课的评价上,教师充分构建了立体的评价体系,有学生的自我反思、小结、评价,更是有学生间真诚的相互评价。当然,教师评价时,更是注意了一个促进者角色的扮演。学生在自主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着,而是积极的参与。在听、看和感受,甚至也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讨论,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思考指导学生下一步学习。与学生距离近,这无疑给学生以心理上支持,精神上的鼓舞,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整节课显得民主、平等、宽容,而又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