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学习小故事
刺股悬梁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
墨池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毛泽东爱学习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热爱学习。少年时,他常坐在喧闹的城门口看书。他这样做,是为了养成读书不受干扰的习惯。毛泽东青年求学时期,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他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五年半,全部费用只有169元,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战争年代,毛泽东生活非常艰苦,可他无论怎样忙碌,也要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解放后,毛泽东住进了中南海,他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文化。他提议为卫士们办中南海机关业余学校,用自己的工资请老师,买学习用具。工作之余,毛泽东不忘督促警卫战士学习,经常检查警卫战士的作业。毛泽东晚年时学习仍不放松,还坚持学习英文。有一回,毛泽东乘飞机时捧着书本学习英文,当飞机停稳后,他竟然全然不知。工作人员不忍心打扰他,坐在旁边静等了半个小时,毛泽东仍然紧锁双眉,嘴唇不出声地动着,边看边读。
名人爱学习小故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