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听课稿,分享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听课感受和记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评课稿第一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见解。
【设计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我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流程】:
一、以生书信,导入新课
1、出示书信:
同学们,我班的同学,听说老师要到你们这儿来上课可高兴啦!可惜他们不能前来,就托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想听听他们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吗?
2、师念生信:
3、揭示课题
二、认识“阅读课文”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吗?
生;认识。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自由描述
师:真聪明!没错,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要我们自己读自己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一封信。
三、学习第一封信。
1、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封信,思考:谁给谁写信?
2、生集体汇报,师相机引导认识张国强介绍柯岩。
3、再读信,思考:张国强为什么要给柯岩写信?用“——”画出原因。
①、生汇报。
②、指导朗读。
过渡:获奖原本是件高兴的事,现在却落得同学疏远,自己寂寞,是够烦恼的!咦,柯岩老师会有什么好点子,帮助张国强打开心门呢?咱们赶快去看看柯岩老师有什么妙招吧!
四、学习第二封信。
1、生自由朗读第二封信,思考:柯岩老师怎么看待张国强的问题?用“ ”。
2、生汇报,师相机引导
①、柯岩老师认为问题出现在哪里?
生自由描述。
②、获奖后的张国强会有何表现?
生自由阐述。
③、现在的张国强应该怎么做呢?
生自由阐述。
过渡: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柯岩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赶快到文中把这几句话找出来,用“——“画出。
④、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悟理:
师:谁跟谁比?
生:尺和寸比。
师:尺和寸有什么关系?
生:1尺=10寸。
师:一尺和一寸比,谁长?
生:尺长。
师:可文中为何说是尺有所短呢?
生思考不语。
师:尺有所短,那是一尺在跟谁比啊?
生:跟一米比,跟一丈比,就显得短了。
师:很好,相信你们也同时明白了寸有所长是怎么回事了。
生:那是把一寸和一厘米、一毫米在比了。
师:对极了。
师:明明是尺和寸在比长短,柯岩怎么把这句话送给张国强,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柯岩想告诉张国强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自己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找课文句子读)
师: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吗?
生:我的学习成绩比××好,但是体育成绩不如他。
……
师:你觉得你可以去学习班上那位同学的长处?
生:写字、朗读、跑步、……
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名言吧。(引读: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书信与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五、学习书信格式及信封的写法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交流,教师随机出示小黑板。
六、总结延伸:
1、总结:学完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请同学们像柯岩老师一样牢牢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齐读),让它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鞭策我们不断前进!
2、延伸:
①、课外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②、或给南大附小的同学写回信。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评课稿第二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
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 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 )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
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以下教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教师富于激情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
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说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五、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我这样板书是为了:
1.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更容易明白
2.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3.体现文章的写作方法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关注公众号:四年级学习 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学习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