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析
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教学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 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
2. 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三、学生自读、思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PPT出示自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可在课文旁批注:课文写了什么梦?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圆”的?
(2)小组讨论交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发言,讨论交流读书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适时帮他们理清圆梦的过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神舟六号”——里程碑意义、炎黄子孙更远更绚丽的梦想。)
四、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自主研读,批注。
(1)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寻梦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说一说,并读出你的感悟。
(2)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五号”能发射成功,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发,写上批注。
(3)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讨论交流读书感受,并抓住关键语句指导读文。
预设一: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预设二: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预设三: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请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勇于实践 不懈努力 默默奉献 锲而不舍 团结合作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激情总结全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同学们,继“神舟六号”之后,中国又相继发射成功“神舟七号”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随着祖国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梦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努力中实现。
4.总结写作方法:
①文章中列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②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上学习的内容和自己收集的材料,编一期以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主题的手抄报或者墙报,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科技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