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陀螺》一文作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讲述了作者高洪波在儿时游戏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和秘笈。这篇课文,不仅文笔优美,更是指导孩子成长的法宝。
1.“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2.仔细阅读第9、10自然段,说说在描写斗陀螺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陀螺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陀螺写“活”了,好像陀螺也有了思想和意识,将小陀螺和大陀螺交战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3.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
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作者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
4.作者从斗陀螺这件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作者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才能、品质、行为等是不可能单单从外貌上就能看出来的,海水也是不可能用斗就可以测量出来的。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从表面出发,而要看其内在本质。
5.为什么说“我”取得赛陀螺的胜利是“辉煌的时刻”?
一是“我”喜欢赛陀螺,到处找木头做陀螺,但是没有成功,“我”对赛陀螺充满着期待。
二是叔叔送“我”的陀螺不那么帅气,“我”对它取胜不抱希望,但它最终战胜了大陀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我”非常激动,认为这是“辉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