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歌读后感阅读感想

时间:2022-09-05 四年级 浏览:

花牛歌读后感阅读感想

读后感一:

这首诗的四句话,写花牛“坐-眠-走-梦”,似乎正确的次序是“坐-走-眠-梦”,更有逻辑。那么诗人为什要这样写呢?

我们应该知道,这首诗的诗人徐志摩大约是100年前写的这首诗,那个时代刚开始提倡“白话文”,也就是我们现在看书、作文所用的话。在那个时代之前,人们写文章还是用“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文,写诗还是要讲格律的。所以这首诗,我们可以分作两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边天。”这部分的描写“由动入静”,“坐”、“压扁”是动,“眠”是静。而这一部分的观察次序也是由地面到天空。

第二部分,“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也同样的“由动入静”,“走”、“甩”是动,“梦”是静。观察的次序也是由地面到天空。

这样两部分对照着看,就对应得非常一致,先写花牛动,再写花牛静,写静时的天空,写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把两部分连贯起来,就是花牛坐得困了就在草地睡,不管天空闲云流淌;花牛睡醒了起来走,走得累了就继续睡觉做梦,不管夕阳西下、黄昏已近。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