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2-09-20 四年级 浏览:

雪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降、骚、逊、输”4个生字,会写“降、费、须、逊、输”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忆古诗,轻叩古诗的大门

   1. 游戏引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跟同学们玩一个高难度的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生齐答)

师:游戏的名字叫“看图忆诗句”。(PPT出示“雪”“梅”的图片)请说出含有“雪”或“梅”的诗句,任意一字即可。

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师:能够从脑海中快速地提取出来,得益于你们大量的古诗积累,给大家点赞!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3句古诗,找同学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雪花和梅花不仅是冬日里的美景,也是报春的使者呢。大雪纷飞,寒梅怒放,仿佛在告诉我们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百花争艳的春天就要到来。可是,这两位报春的使者今天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吧。

   2. 板书课题“雪梅”。

二、初读古诗,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 (出示自读提示)借助拼音和注释,大声朗读古诗。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生读)师:目标完成了吗?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老师把生字去掉拼音,组成词语,你们还能读正确吗?先自己试一试。

   4.出示会认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认输   逊色   骚人  必须    费力   投降 )

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1)逊色(不及之处。造句:跟第一幅比起来,第二幅画要稍稍逊色一些。跟姐姐相比,她的学习成绩一点儿也不逊色。)学习方法:结合注释、近义词、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骚人”的来历。骚人:战国时期,屈原创作了《离骚》,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后人称屈原为“骚人”。

   5. 学习多音字。在表示放弃、屈服、认输的意思时读xiang,在表示落下时读jiang。

   6.书写“降”,学生书写提示,教师范写。“费”(看书写视频)。

   7.生写,同桌互评,再次修改。

   8. 这些生字又回到了古诗中,没有拼音,你还能读好吗?指名读古诗。

   9. 读出节奏。师:他不仅读正确流利了,还读出了节奏。谁能根据节奏符号,向这位同学一样读出节奏来呢?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梅花和雪花在争什么?

   三、品诗句,想画面,悟道理。

   师:知道答案了吗?生答:争春。学习第一行诗:(出示:梅雪争春未肯降)

   1.联系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你有跟别人争过什么东西或者争论过什么事情吗?生交流。

   2.猜猜看,关于春天,两位报春使者会争执什么呢?(预设2位同学)

   3.两位同学表演争春。师:它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都不肯(生齐:投降、服输)

   4.同桌演一演。

师:好一派热闹景象。

女同学,让我们热热闹闹地读一读吧!(梅雪争春未肯降)        

男同学,让我们不服输地读一读吧!(梅雪争春未肯降)

学习第二行诗:

师:争来争去,谁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呢,让我们找大诗人来评评理吧!一起读:骚人阁笔费评章。

“阁笔”就是放下笔。“评章”就是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诗人轻轻松松就分出高下来了吗?从哪个字能看出来?(生齐:费)

出示字典里面“费”的意思,理解在这里是“花费、耗费”的意思。(学习方法总结:查字典)

师:也就是说,诗人花费了很大精力,也(生接:难以评判)。

演一演,读一读。

师:梅雪争春,难以评判,所以诗人放下笔,摇着头,说_______。(一二组)

梅雪争春,难以评判,所以诗人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说____。(三四组)

学习三、四行诗。

师:难以评判,原因何在?读读后两行诗,也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出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齐读。

师:你知道答案了吗?生交流。

   1.原来雪花胜在:颜色比梅花白  梅花赢在:有香味(板书  白    香)  也就是说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

   2.那它们有没有不足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生回答:逊和输。

   3.你能根据提示说一说对这两行诗的理解吗?(重点:找两位同学说)

梅花在晶莹洁白上比雪花稍稍逊色了一些,而雪花却输在了没有梅花的清香。

原来它们各有长处: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它们吧!(生读)

原来它们也各有短处,让我们语重心长地劝一劝它们吧!(生读)

   4.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这首诗,思考:各有长短,怎样才完美呢?生交流。

师总结: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花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不能显示出梅花的傲然独立。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互相映衬,取长补短,才是冬日里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板书:互相映衬  取长补短)

   5.学到这里,你有没有明白些道理,请联系学过的课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生交流)

   6.诗中有景,诗中有理。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静静的聆听、吟诵、品味吧。(生配乐朗读)

   7.背诵古诗。

四、了解作者,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师:作者卢钺非常喜欢梅花。相传他在写完这首诗后大有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找同学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

《雪梅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梅花、雪花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诗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终有所悟。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我们都可以做生活的有心人,都可以经得一番寒彻骨,报的梅花扑鼻香。

作业:1.积累其他描写雪和梅的诗句。

   2.把今日所学、所思画出来,写下来。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理解《画眉鸟》,感悟观察的角度不同,感悟的道理不同。
4.会写“费”。
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理解画面。
2.感悟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悟的道理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
以梅花和雪的图片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图片想到了什么?或什么诗句?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诗人卢钺的《雪梅》
师: 板书课题
新授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请同学们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谁来为大家都一读。
(二)品味“争”与“评”
1.师:古诗讲了什么季节的发生的事情?
生:春天
师补充:春天分早春、仲春、暮春,这里是早春
2.早春时节梅和雪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争谁更美?
3.师:他们是怎样争的?
学生先试着说:
教师再创设情境:
白雪皑皑的原野上,一支梅花凌寒独放,她看着身边厚厚的白雪说:(                           )。一阵吹来,雪花在梅花枝头飞舞,它对梅花说:(                       )
【设计理念】通过角色转换感受当时的情景。
4.有一群骚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搁下笔,也来评论他们到底谁更美。这里的骚人指的是(教师出现骚人的解释)
5.诗人评议的轻松吗?
生:不轻松。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生:费
师先出示“费”的会意字写法,再带领大家在田字格里写“费”,在费尽心思的一番评论之后,诗人得出怎样的结论。
   6.出示原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说了什么:(学生用不同方式说梅比雪少了三分白,梅比不上雪的洁白,雪比梅多了一丝洁白)
8.无论我们怎样说都不及(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三)感悟整体意境
1.同桌合作,一人读原句,一人说意思。(2分钟)
(四)配乐读出意境之美
(五)感悟道理:从一“争”一“评”之间,我们看到了梅花之美,美在馨香四溢,白雪之美,美在洁白无瑕。看来不同的事物,观察角度不同,感悟的道理也不同。
(六)情境练习
三、拓展
1.《雪梅其二》正因为雪梅各美其美,所以让诗人卢钺爱不释手,于是又写下第二首,
2.师出示第二首《雪梅》
3.学生默读,说说从中诗读出了什么?
正是因为两首诗,卢梅坡的才被古今知晓。
四、书写练习
配乐尽情书写
【设计意图】
五、作业
1.把这首古诗背诵给自己的家人。
2.试着根据观察到身边两种不同特点的植物或动物编一首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