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时间:2022-11-14 四年级 浏览:

 夏日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培养。而诵读、欣赏经典古诗,能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得到精神层次的陶冶,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很好途径。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21课的三首古诗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也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英雄气概。这其中,《夏日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言简意赅,只需读上几遍,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诗句的意思,但它独特的时代背景以及李清照的个人生活背景是诗歌主题的基础。深入诗中,挖掘出这首诗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但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课上得充满语文味,避免上成历史味道浓烈的历史课或说教为主的品德课,尺度如何把握,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以刚刚结束的《夏日绝句》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预习、拓展,诗中构筑大语文课堂。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却气势非凡,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情,让学生明白一个柔弱娇滴、才情卓著的女子对一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的“思”?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的作业,让学生查找李清照、项羽的简介及南宋的历史背景的相关资料,对“靖康耻”和“项羽乌江自刎”两段历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为教学预热。
 
上课伊始,我在释题时指出“夏日”一词点出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绝句”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并指出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相机引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两首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在理解李清照的“思”时,除了让孩子们交流当时的写作背景,我还引入了几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让学生体会当时南宋朝廷上下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只顾自己享乐,全然不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体会到李清照“借古讽今”里的爱国情怀。
 
二、以读悟情,拓展词语谈体会。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师生配合读、创情境感情读后, 学生能轻松说出这两句的诗意,而且说得很好。但是当我结合课后习题二问“你能谈谈自己读这句诗的体会吗?”学生面露难色。我就出示了本单元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八个词语,请学生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让他们结合古今英雄人物谈体会,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再谈体会就有话可说了。接着我让孩子们再读这句诗,学生把诗人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边辩边思,合作中感悟“不肯”。
 
如果说诗中的一个“思”字能让人体会到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赞颂、悲愤;那么“不肯”二字能让人感受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铮铮铁骨和傲人气节。在教学最后一句时,我设计了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李清照用词的准确性。在合作讨论前,我播放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整合视频,用直观的影像视觉冲击让学生体会项羽当时的感情,理解“不肯”,换作“不能”好像江东的父老乡亲不谅解项羽不让他回去,这是被迫的。而项羽是自己觉得无颜见乡亲不愿回去,感觉上不同,所以不能换。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项羽的骨气和气节,受到了熏陶。
 
四、总结升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无论是古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现在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几千年来,家国情怀一直是扎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家国情怀培养的不仅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单元,这样一首特殊的诗里。
 
有了前面知人论“诗”的基础,我又趁热打铁,在课的结束时,播放了《战狼2》结尾中国护照上面的一行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学生在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用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立远大的志向,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使命,是我们每个老师肩上的重任,40分钟的教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有很长,等着我们去思索、前行。所幸,此时的我,已行进在路上。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