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统编教科书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给语文教师的教学以明确的指航,不过,根据教材找到语文要素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让语文要素“落地”。陈汉珍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精准解构文本特点,从学情出发,搭建有效支架,指导学生学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难度的。课文中讲述的一个大故事中有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都不是单一的一人一事,而是多人一事,或者是多人多事件,让学生理清事件并加以概括实属不易。
教学中,陈老师进行了四次重点训练,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先依次概括三个小故事,最后概括全文的大故事。
第一次,出示图片,要求学生“一句话解说”图片。教师把故事内容图像化,有利于凸显主要人物,呈现故事全貌,降低学生概括的难度;而“一句话解说”,就是提出概括的要求——简洁。教学中,当学生的概括不那么简洁时,陈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追问:“周恩来、魏校长和同学们,谁是主要人物?”关键的一问,帮助学生剔除次要人物,聚焦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了第一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了初知方法,再尝试运用,最后掌握方法的学习过程,既有语言的训练、能力的培养,还有思维的发展,真是一个精彩的课堂生成。
第二个故事,人物集中,事件简单,难度不大,陈老师继续运用第一个故事中的方法加以训练,学生顺利概括出第二个故事的内容。
第三个故事是一种全新的故事结构,有点像俄罗斯套娃,事件中套着另一个事件,主人公周恩来的面前是另一个事件的主人公——一位中国妇女,对于学生而言,概括这个故事的难度大于第一个故事。教学中又是一次新的突破:陈老师先引导学生理清故事中人物的主次,再分清事件的从属关系,从而把握故事的内容。这个难点处理得举重若轻,只是两句话便化解了难题,“除了周恩来,还有谁挺重要?”“那我们先说说这个中国女人的故事”。这处引导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看似简单,效果却非常明显,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概括的路径。教学的高效来自于教师对文本故事的精准把握和如何落实语文要素的深入思考。
第四次,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老师呼应开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概说全文主要内容,前后呼应,有整体感。教师引导学生一共说了两次,分别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加以概述。 两种表达方式包含着两种思维,这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
另外,还想提两处细节。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活动激趣,比如猜谜语、读诗歌、还有直观展示,激发兴趣的,如视频导入、图片导入;还有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等等。这一课的新课导入应该属于开门见山类型。看上去比较平淡,但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物故事”,开课为什么要点明“人物故事”?这是文体意识的渗透,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不尽相同,教给学生根据文体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这是阅读教学应该承载的任务。如何读人物故事,把握其主要内容?这是本课老师要教给你们的本领。开课第一句话,老师就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意图。这一个设计,看似简单,实则用心。
2.疏通文意。
这个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解决文中、集中在第一个故事中的一些陌生的、带文言色彩的、不大好懂的词句。
(1)顺学而导。给一个方向,由学生自己提出有文言色彩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依据学生的阅读难点逐一解决。
(2)解决文言难点的方法多种多样:“家父”从字面理解;“明理”拆字组词;“光耀门楣”借助图片,找近义词;“当效此生”,师生接读,回顾前文内容,联系前文理解“此生”是指周恩来,“当效此生”就是应该向周恩来学习。理解词句的方法丰富多样,老师教的是方法。老师教的是元认知知识。
诸如此类可圈可点的细节还有很多,看课后让人深受启发,回味无穷,收获颇丰。
于永正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我认为陈老师的这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论是整体构思还是细节处理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