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猫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呼唤”“尽职”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4.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想亲眼看看各种神态的猫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组猫的图片,欣赏之后,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这组猫总的印象。
2.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指名回答。? ??
3.同学们说得真好,用词也很贴切。著名作家老舍的家里也养了一只猫,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猫》。那么,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词,借助工具书学习理解。
2.学生反馈,教师检查。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满月小猫的活泼可爱。)
3.根据内容可以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成年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满月小猫的活泼可爱。
4.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课文小结
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样古怪、淘气、可爱的。
二、细读课文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讲读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本部分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重点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总起下文。)
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
(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既“勇敢”又“胆小”。)
3.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乖、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
4.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
5.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6.为什么从“屏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
(从“屏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专注的神情;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7.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8.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蹭、跳、叫唤、咕噜咕噜。)
9.这里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0.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胆小”与“勇猛”。)
11.作者认为这古怪的猫怎么样?(可爱。)
(二)讲读第二部分。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部分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性格古怪的同时也可爱好玩,而小猫们则格外可爱好玩。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
(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妈妈的尾巴、鸡毛,摔跟头,打秋千。)
4.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和“天真可爱”。)
三、总结全篇
1.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沛。)
2.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四、随堂练笔
你能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1)猫很尽职。(2)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猫
古怪
可爱 喜爱之情
好玩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