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上课笔记划重点

时间:2023-02-07 四年级 浏览: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创作背景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89.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上课笔记划重点
90.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堂笔记知识点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取乐、逗趣。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杂草。
 
织:编织。这里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莲蓬:莲花开过之后的花托,呈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带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则在家里编织鸡笼。
 
而我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趴在溪头,剥着刚摘下来的莲蓬。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因此,他21岁即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归于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其词的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前人的典故,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由于其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遭遇弹劾,退隐江西带湖。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期间所作。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所以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
 
从四十三岁起,辛弃疾长期未得任用。在隐居时,他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知识点1】
 
《清平乐》作为词牌名,主要代表和限定的是词的格式,包括格律。
 
《村居》则是标题,概括的是内容。
 
并非所有的词都有标题,但所有的词一定都有词牌名。
 
如果有多首词的词牌名相同,而没有标题,为了区分,可以在词牌名的后面,用括号缀上第一句,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知识点2】
 
有的词,只包含一个段落,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也有的词,包含两个乃至更多段落,这些段落的术语叫做“阕”或“片”。
 
比如现在这首《清平乐·村居》:
 
从“茅檐低小”到“白发谁家翁媪”这四句,叫做“上阙”或“上片”;
 
而从“大儿锄豆溪东”到“溪头卧剥莲蓬”这四句,叫做“下阙”或“下片”。
 
【知识点3】
 
《清平乐》是同时包含平韵和仄韵的词牌名。
上阙仄韵,每一句的尾字都是韵脚字,也就都是仄声字。
下阙平韵,三个韵脚字都是平声字,唯一不是韵脚字的尾字“赖”则是仄声字。
 
【知识点4】
如同格律诗一样,词,也普遍存在着“每一句的偶数字平仄交替”的规律,本词正是如此。
 
【知识点5】
“剥”是入声字,且发生了古今平仄变化(在古诗词中不太常见)。
另外,“织”这个入声字,我们以往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讲过。
 
【知识点6】
 
目前我们接触过的南宋诗人、词人,如果将暂未正式学到的陆游也算上,那么出生时间排序如下:
1、陆游(1125年)
2、范成大(1126年)
3、杨万里(1127年)
4、辛弃疾(1140年,南宋初期至中期)
5、叶绍翁(南宋中期)
6、卢钺(南宋后期)
 
【扩展】
 
合称在一起的作者,不一定是同一时期的人。
 
辛弃疾以豪放词著称,这一特点与北宋的苏轼相近,所以他们合称“苏辛”,而两人的生卒年没有任何交集。
 
辛弃疾又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
 
因为他们都是济南人,而李清照别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又都含有“安”字。
 
两人的生卒年虽有一小部分重合,但也相差较多。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