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材分析:《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属于习作单元。单元导读页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习作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和写作训练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体现的是读写结合的意图。
这个单元的四篇选文中,其中《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都是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写成的。《海上日出》所写景观是作者站在船上观察欣赏到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出的景象在不断发生变化。
1927年初,巴金从上海出发乘海轮去法国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杂记》一书,并在1932年出版。
《海上日出》原题《海上的日出》,与四年级上册的《繁星》,都选自其中。书中,《繁星》是第19篇,《海上的日出》是第23篇。《海上日出》全文六个自然段,不足400字,却给读者展现了海上日出的奇妙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二三自然段集中展现日出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四五自然段并不是承接二三自然段,按照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描写看到的景象,而是写到了另外两种天气情况(白云漂浮和乌云蔽日)下的日出景象。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法迁移,片段练习。
巴金先生的这篇文字是写日出的散文,全文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描绘的海上日出景观却让人震撼。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描绘日出的文字有更多样的接触,我出示了两首描写日出的古诗,一首是韩偓的《晓日》,另一首是杨万里的《日出》。
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了“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和“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这四句诗,再通过图片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太阳升起时水天一色的景象和太阳出来后光芒四射的情景,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备课时,我反复提醒自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而不是为了教案的好看。实际上课时,学生朗读的很不错。但是当我说出“是啊,太阳一出来,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时,学生并没有按照我的预设读出后面的诗句。其实,学生一开始对我的设计是有点模糊的,他们并不能迅速明白我的意图。
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两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二三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完之后让她们明白一段写的是日出前的景象,一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这样他们就知道了日出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课文作为范文,它承担了向学生介绍这一方法的任务,而老师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进行发现。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个环节就是先出示五幅打乱顺序的日出图片,随后让学生去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为图片重新排序。
这个环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堂,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勾勒日出时的那一幅幅画面,保证其思想的流动。其次,学生将文字和图片一一对应的过程也进一步理解了时间不断变化,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此,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按时间顺序来描写景物这一写作方法的认识。
不过,学生反馈交流时我还相机出示了每张图片的名字,如翘首以盼图,红霞初现图,朝阳越海图,冲出重围图,光芒四射图。
这些图片的名字是我直接给出的,而不是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来的。我担心学生在课堂上说不出,同时又会耽误整个上课的进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肯定不合理。
如果老师不相信学生有学习的潜力,那这种能力有可能就会在一次次的不相信中慢慢萎缩。
我仔细想了想,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发挥,其实还是自身能力不足的表现。我生怕学生的奇思妙想超出我的应对范围,脱离预设轨道的行驶很有可能将我打的措手不及。
而后,我带着学生去细细品读与图片相应的文字,引导学生从颜色,亮光以及位置去感受太阳的变化,领略日出奇观。
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想象与表达同促进,尽可能地让学生站上巴金先生的船,一起入情入境地去观看日出,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课上,学生的朗读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他们对我的评价语言也给予了一定的赞赏。不过,我自己感觉却不太好,我在课堂上收的太紧,预设好的道路牢牢地牵绊着我的每一步。
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对这句话,仅让学生去感受颜色和位置的变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明白作者想要借景来表达的情感。
课上,学生抓住关键词,很容易就体会到了太阳升起时的艰难和升起后光芒照耀整个世界的景象。
时,我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说感悟,相机引导学生再次朗读之前读过的诗句“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通过情境的设置,再加上朗读的渲染,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