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以诗格显人格,从人格见诗格,实现诗格与人格的统一,是我执教《墨梅》的第一重追求;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透视诗歌的文化脉络,照亮语文的文化品格,实现语文学习与立德树人的统一,是我执教《墨梅》的第二重追求;在细读文本中揭示诗歌秘妙,在教学设计中突破诗教套路,在课堂实施中融入“人与梅花一样清”的诗境,实现语文教育与自我超越的统一,是我执教《墨梅》的第三重追求。三重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词上:
第一是“唤醒”
学生读背古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领悟,绝非易事。况且,常态的古诗教学,大多沿袭“解诗题、识作者、读诗句、解诗意、品诗情、悟诗理”的套路,学生对此早已耳熟能详,也因此丧失了古诗学习的兴致与期待。为此,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成了笔者实施《墨梅》教学的首要考量。
在初读古诗时,请学生推荐朗读是一种唤醒。要推荐,就要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评估,这是对“自我反思”的唤醒;要推荐,就要对同伴的朗读有一个了解,这是对“同伴互助”的唤醒;自己推荐的,自然就听得专注,这是对“倾听他人”的唤醒;推荐之后就要评价,这是对“赏识他人”的唤醒。
在品读诗意时,质疑猜测又是一种唤醒。“家中梅”不在花圃、不在庭院,却在洗砚池头,有何玄机?“画中梅”不用红色、不用白色,却用淡墨色,有何玄机?“心中梅”不写香气,却写清气,有何玄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阅读积累的猜测,即便失之肤浅和狭窄,也已经成了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历练,这样的历练,无疑是一种学习内驱力的唤醒。
在融入诗境时,复沓拓展也是一种唤醒。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资料;学生感同身受,入情诵读。对“清气”的品味,渐次引入王冕另外的三首诗;每次引入,都辅之以王冕生平背景的回顾,从而唤醒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化意识,并不断丰厚学生对“清气”意蕴的理解。
第二是“透视”
由诗格透视人格,是《墨梅》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从诗格入手,透视王冕的人格,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过程。
开课时,只要求学生读准王冕的名字,不做任何背景介绍。但是,诵读“王冕”之名,却是教学的一大伏笔。在整体梳理“三种梅花”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逐次品读“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而对每一种梅花的品读,都结合王冕的生平、画作、人品加以深化。“我家洗砚池头树”一句,与王羲之的典故相结合,既通过注释解读,明了“洗砚池”的象征意义;又通过还原想象,体会王冕刻苦练画的过程,以“洗砚池”为支点,透视王冕勤勉精进的品格;“朵朵花开淡墨痕”一句,与王冕的画作相结合,并提供王冕鄙视权贵、放弃功名的史料,以“淡墨痕”为支点,透视王冕孤傲高雅的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与写梅花之香的诸多诗句相比较,与王冕自喻的诗句相链接,以“清气”为支点,透视王冕高洁独立、心怀苍生的品格。
至此,在学生心中的王冕,不再是一个空泛的名号,不再是贴了标签的诗人,而是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真人雅士。
第三是“照亮”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这是笔者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也是一以贯之的教学实践。以“梅文化”照亮学生的人格成长,照亮课堂的诗意生成,乃至照亮教师自身的精神超越,是《墨梅》一课的文化自觉。
“洗砚”是个新词,笔者没有止于正音释义,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房四宝”的文化空间,以此照亮“洗砚”的文化蕴含;“乾坤”与“天地”的互相注释,看似疏通词义,实则是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一种点亮。在学生明了“洗砚池”的象征意义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洗砚池”跟王冕之间的对话,实则是对学生自身学习品质的一种检视:是三心二意还是一心一意?是半途而废还是持之以恒?是志骄意满还是谦逊好学?这是一种品质与品质的互相照亮,也是语文教学的不言之教,在学生言语创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而对“清气”的品读,则更是一种美好人格的召唤与指引。在异质拓展中,学生借由诸多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照亮王冕对梅花清气的人格化追求;在同类拓展中,学生借由复沓式的情境引读,在对王冕同类诗题的感悟中,照亮“清气”人格的多重蕴含;在转换拓展中,学生一边聆听空灵纯净的京歌《墨梅》,一边沉浸在对墨梅意象的再现和对王冕品格的涵泳中,或心有所动,或情有所感,或思有所悟,或意有所向,从而照亮自我人格的净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