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对于王崧舟老师,我可以说是他的铁杆粉丝,曾逐集学习过他的百家讲坛节目《爱上语文》,深深折服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逐页拜读过他的专著《和王崧舟老师学评课》,暗暗赞叹于他独到的课堂见解;借鉴效仿过他的诗词教学《枫桥夜泊》,啧啧惊叹于他精深的文本解读;也曾给老师们分享过其成名之作《长相思》,念念不忘于他深情的一咏三叹……只是,常常遗憾未能见其本尊,不能亲观其课、听其教诲、邀其墨宝……但距离可能才是最美好的东西,越是遥不可及,越是仰慕至极,越是珍惜备至,于是也格外珍惜这次视频观课的机会。
当那磁性的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发出第一个音节,当那苍劲而又工整的第一个笔画跃然于黑板之上,当那自然质朴的第一抹微笑在脸颊轻轻漾开,从心底喷涌而出一种激动,一种激越,一种激荡,我知道那种感觉叫——膜拜。为何会成为“诗意语文”的鼻祖?其“诗意语文”究竟有何特质?到底应如何追寻“诗意生活”?在听,在观,在追问,在思索……
一首《墨梅》,是王冕的心灵独白;一节《墨梅》,是王崧舟老师魅力的尽显。儒雅的风度,幽默的语言,磁性的音调,精到的设计,无不吸引着我们。听,他亲切地告诉孩子:“笔拿正,字写好,别着急,慢慢来。”这哪里是一个享誉全国的教育大家,分明是一个亲切温润的邻家大叔。看,他笑语盈盈,步履坚实,或轻拍他肩,或轻抚她头,这哪里是高高在上的大学教授,分明是和善慈爱的亲朋至亲。他让学生举荐朗读比自己好的同学,并告诉大家要常怀“欣赏之心”;他让孩子自己挑选有待帮助的朋友,意在教导学生要葆有“助人之意”。他不仅在教孩子读诗,更是在教孩子做人。在他的引导之下,课堂气氛民主自由、轻松愉悦,在没有压力,没有束缚的课堂中,孩子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毫无戒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儿童是天然的诗人,儿童的语言是自然的诗歌,在师生间平等的对话,诗性与诗意弥漫于课堂之中,氤氲于每一个心灵深处。
王老师的课堂,从来都不是只见山说山,观水论水。他的课堂,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大气磅礴,豪迈开阔。看,为了引导孩子理解“王冕为何不画红梅、白梅,而只画淡墨色的梅花”,王老师补充了一段资料:
史书记载,朋友李孝光想推荐王冕去做府吏,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老友秦不华多次举荐王冕为官,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他的老师王艮劝王冕做官,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元朝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王冕求画,被他拒绝了。
史书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重用王冕,他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
五句话,五件事,五个人,唯一不变的是主人公的态度——拒绝。从五个“拒绝”中学生自然而然读出了王冕的“清”与“高”。于是,在广博的史料背景中孩子已逐渐走进了王冕的内心,走进了诗歌的内核。
王冕爱梅,王老师也爱梅。看,在他的课堂中,随手拈来“数点梅花满院香”“梅花夜开香满溪”“梅花至老香犹在”“落尽梅花尚有香”“半夜梅花入梦香”。再看,又一组诗句纷至沓来:“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华一样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这真是梅花的聚会,梅香的盛宴,诗词的荟萃。难道这仅仅是诗词的堆砌,是知识的广度吗?不,在追求知识的广度的同时,王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理解的厚度,思维的深度。
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梅”,因为王老师对文本深度的解读,能引导孩子分辨出诗中所写的三种梅——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这难道不是思维闪现的火花吗?五处“史料记载”的引述,五句“梅香”诗句的介绍,一处是引导发现其共同之处,一处是引导辨析“香气”与“清气”的不同之处,一同一异之中,既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思辨中引领学生走向诗歌的思想深处——理解“清气”的真正内涵。
我们再看看两处绕口令式的师生对话:
天就是——乾,地就是——坤,天地就是——乾坤,乾坤就是——天地;
托的物是——墨梅,言的志是——清气;墨梅是——托物,清气是——言志;王冕在托物中——言志。
这两段对话仅仅是对词语的理解,对写法的体悟吗?不,更是在对话之中激活思维,在倾听与交流中发展思辨。这样的课堂,是真正广博的课堂,是深邃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