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评课
教学思考:
《铁杵成针》这篇课文比《囊萤夜读》长一点,都是写古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课文层次清晰,起因、经过、结果很清楚,再加上有学习《囊萤夜读》总结的方法,学生借助注释,用扩词法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问题不大。《囊萤夜读》一文,学生读懂课文就知道车胤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可是《铁杵成针》中的李白,写了他勤奋刻苦读书吗?起码从修改过的课文中我没感觉到,除非抓住“还卒业”扩展引导想象。
教学设计
一、解题引出人物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勤奋苦读的车胤,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指名,根据注释说题意。
3、这则文言讲的是——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李白,号太白,所以文中称——李太白,写诗很厉害,人称诗仙。不过诗仙小时候读书时也曾想放弃学业,怎么回事呢?文中去找答案。
二、初读正音 读出节奏
1、出示学习要求:大声读三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自读,指名读。注意多音字:还。根据注释知道是“回去”的意思,可以确定其读音。(再次提醒,多音字根据意思定读音。)
3、推荐会读书的同学示范,其余同学听怎么停顿,自己也学着读一读。
三、梳理方法 自主学习
1、梳理学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扩词法、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查资料。
2、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看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遇到问题问号,待会交流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先朗读句子再说不懂得地方。
3、指名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答。
磨针溪:一个地点,在象牙山角下。
读书山中:倒装句,在山中读书。
逢:遇到
感其意:什么样的意志?(坚持不懈)
问之(重点):之,在不同文中,意思不同。复习“诸儿竞走取之”,联系上下文,明白在本文代指“老妇人”。
卒:最早指仆人穿的衣服,引申为“差役”,引导学生组词理解“一兵一卒”“身先士卒”,本文指“完成”。
4、请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出现问题,相机解决。
(反思:学生在翻译时,有的忘记加“主语”,有的忘记补充连接下句的内容。文言文省略的主语、宾语、谓语等有没有好办法给学生讲,让他们发展其中奥秘,自己能主动补充?)
四、理解人物 扩展积累
1、太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勤奋刻苦)
2、他也曾想放弃学业,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故事的起因,经过是?指名读。结果?齐读。
3、创设情景:他会到学校,老师看见了,问:你怎么又回来了?(学生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回答)接下来太白会怎么读书学习呢?(春天,小朋友们在放风筝……太白?夏天……)
4、好一个坚持学习、勤奋刻苦的太白,带着敬佩有感情读原文。
5、扩展语文园地中古人求学的故事,课后找一找讲的都是哪些人的故事。
(反思:在理解课文后感悟人物形象,学生不能说出太白刻苦学习。他们觉得太白是一个知错能改、善学好问的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对的。在创设情景后,学生才感受到他的“勤学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