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课稿

时间:2022-05-19 五年级 浏览:

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说教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五年级下册“责任”主题下杜甫的一首古诗。杜甫的诗深刻反映唐朝由兴盛到衰败的历史变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该诗语句明白易董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作者“喜欲狂”的心情,进而体会作者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说重难点

依据本课目标及教材特点,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五年级学生已有了学习古诗的经验,基于学情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确定为本课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采取循序渐进引导法,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诗的大意,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结合时代背景,链接诗篇,发现意象,展开想象,进入意境,体悟诗情,以“喜”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析本诗的结构,了解本诗的写作方法,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朗读。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自主的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方法主要是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五、说学法

学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根据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将让学生采用诵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走近诗人,解读诗题──初读诗作,读懂诗意——读背全诗,触摸形象——展开想象,读出诗情——默写全诗,积累诗词”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走近诗人,解读诗题

于漪老师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这节课我将选用以下杜甫的诗句,让学生对诗引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在交流中认识诗人,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闻、河、河南河北、”理解诗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因些设计了以下环节:

1.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也积累了不少诗句,现在给大家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咱们来抢答古诗,我说上句,会的同学立刻对出下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这些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都出自于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杜甫)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学生介绍。

3.揭题。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今天要学习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题,齐读课题。

4.解题。谁能说说诗题目的意思?重点提示“闻”是听说的意思,“闻”什么意思?(听说)谁听说了什么?(杜甫听说了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那“河南河北”指的是什么?(其实“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

谁来完整地说说题目的意思?(杜甫听到了唐王朝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

二、初读诗作,读懂诗意

初读的任务有三个,一是读准字音,扫清识字障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着重强调“妻子(zǐ)”、 “衣裳”两词的读音,正确使用工具书。指导书写生字“巫”。二是基于古诗的特点读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裳、狂、乡、阳” 押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读出诗句的韵律与节奏,感受古诗特点。三是读出对这首诗的感觉,目的在于将朗读落到实处,初步对诗意有整体感知,消除对诗歌的陌生感。为学习下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朗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至少读两遍。

2.检查自学。

(1)读准字音,指导书写“巫”。

指名读诗,检查易错读音。

蓟北  涕泪  妻子(zǐ)(读轻声表示什么?) “衣裳”中裳读二声。

指导写字“巫”,出示课件:

巫,向神祝祷的人。女人能事奉无形奥秘的事物,能够用魅力歌舞使神灵降临现场。“巫”字像一个人挥动两袖起舞的样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顺口溜:工占中间,双人两边,捺变成点,长横稳端。

(2)读出节奏。

A.指名读,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注意押韵。“裳、狂、乡、阳”。

出示第一句,教师范读,感受如何停顿,并相机出示停顿标记。

B.同学互读,感受节奏。

(3)读出感觉。

这首诗,你读出了什么感觉?

小结:整首诗,作者带给了我们一种高兴、愉悦的感觉,如果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板书:喜

(二)了解诗意

“作者的喜悦表现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为主线展开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捕捉意象,结合动作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进入到意境,悟诗情,以此让学生学会理解古诗的方法——抓诗眼。

1.作者的喜悦表现在哪里?默读这首诗,把能够表现作者喜悦的词语或句子下来。

2.学生自学。

3.集体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中表示地点的有两个词语:剑外、蓟北,学生对这些地名没有空间概念,利用地图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介绍时我指着地图介绍安史之乱,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拉近因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就语文而言,没有情感的课堂,如同没有清流和溪涧,没有清香的荷塘。”与此同时,拓展了《春望》,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流离漂泊生活的悲苦。学生既理解“泪”的含义,为理解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做情感铺垫。为此设计以下环节的教学。

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是当时杜甫的流落地。蓟北:地名,今河北北部一带,安史叛军的老巢。(地图展示)

A.蓟北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这不得不提背后的历史事件,(介绍安史之乱)插入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代发生的一场叛乱,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叛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阳。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断绝的惨景。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家园。杜甫和家人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故乡洛阳,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

他与家乡相隔4000多里,大家想想他此时心情是怎样的?在剑外一待就是八年,来看看他在八年中写的诗。(出示《春望》)

请你借助注释,想一想,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此时只有杜甫一人在流泪吗?

指导朗读:这泪,包裹着满腔的凄凉、悲惨和绝望,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B.“初闻涕泪满衣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是怎样的泪呢?

生:我好像看到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泪流满面,用衣袖擦拭泪水……

师:这又是怎样的泪?

生: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

指名读,齐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板书“泪”满衣裳)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合理地补充情节,补充画面,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丰富诗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加深体验,培养语感。所以,我让学生想象一家人听到这个消息,是怎样的情景描述出来,入境入情,再引读,让学生情感达到沸点,读好诗句水到渠成,就设计了以下环节:

你还从哪些感受到喜悦之情?课件出示。

(A)请你想象一家人听到这个消息,是怎样的情景?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述出来。

你想象可真丰富,让老师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可以想到:

妻子激动地说:“终于盼来了战争结束的这一天!”

孩子在地上欢快地蹦跳,拍着手大声喊着:“可以回家了!可以回家了!”

诗人胡乱地卷起诗书,边抹眼泪,边说:“总算盼到了朝廷收复叛军的这一天,再也不用颠沛流离了”,

一家人抱头痛哭后,激动地说:“终于可以回家了。”

(B)从此以后,不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怎能不喜?读——

从此以后,不用颠沛流离,远走他乡,怎能不喜?读——

从此以后,可以家人团聚,尽享天伦,怎能不喜?读——

板书:欣喜若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的理解,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反复读诗句,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因此设计以下环节的教学。

(A)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读五六句。

指名读,三位同学都读出“放歌纵酒”的感觉。

板书:放歌纵酒

(B)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有春风做伴,有妻子做伴,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全班读。

过渡:多么高兴呀!你们找到他回家的路了吗?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中地名连用是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巴峡、巫峡,是长江中最险峻的地方;襄 阳、洛阳是作者心中最繁华的地方,可在作者笔下,没有畏惧,没有停留,一个 “穿”,一个“下”, 一个“向”,一条归乡路线跃然眼前,一个巧妙的流水对也由此形成。这种地名的研究,能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全面的了解创作的背景,并且在直观的地图、地名的展示下,感悟诗人归乡的迫切,明白“喜欲狂”的真谛。并对比李白的诗句,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载体,促使其语文素养提升。

A.这句话有几个地名,说明什么?

B.这句诗给你什么感觉?——这一路走得很快。为什么?——“即”表示立即、就。作者还在这里连用了三个动词,穿(穿过巴峡直接就到了巫峡,峡险而穿);下(从巫峡走水路顺流而下到了襄阳);向(又从水路改为陆路,向洛阳走去)。这三个不同的动词连用,浓缩了1000多公里的行程。

C.指导朗读。

——虽然跋山涉水,感觉一路走得太快啦!指名接读。

——赶车、赶船,他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故乡!再读。

——让杜甫的回家脚步再快一些。再次齐读。

板书:还乡心切

D.读着这句诗,让我们想到了李白写过的一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比较这两句诗,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呢?

语文教学回归全诗,我引导学生练读,达到诗中情,作者情,学生情三情和谐的共鸣,受到感情的熏陶。为此设计以下环节:

5.小结:杜甫的喜悦在哪里?

喜悦在“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杜甫的眼泪里——引读;

喜悦在漫卷的诗书里——引读;

喜悦在再也不见愁云的妻子和孩子的眼睛里——引读;

喜悦还在归心似箭的春天畅想里——引读。那一刻,没有别的,只有喜悦。

6.满怀喜悦之情,配乐朗读。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读古诗想画面,触摸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读背全诗,触摸形象

1.再齐读课文。

2.交流:在这“喜”里,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板书:忧国忧民

3.让我们记住这位苦难的诗人,人民的诗人!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起诵读全诗。

4、积累背诵古诗。

四、展开想象,读出诗情。

为帮助学生深切体会战争给一个普通百姓的家庭带来的痛苦,选取《石壕吏》中的几句诗,实践本诗学习方法,更深层次地体会“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喜悦的巨大。

1.杜甫作为“安史之乱”的见证者,他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有著名的三吏、三别。

2.出示《石壕吏》片段并学习。

(1)学生同桌互读。

(2)结合注释,想想画面。这几句诗让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

(3)同学讨论,想画面,谈感受。

五、作业:默写全诗,积累诗词

作业是让学生默写古诗,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既积累古诗,也加深对杜甫的印象。

默写这首诗,注意书写工整。

六、说板书:

本板书既清楚的反映了本诗的结构,又突出了本诗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板书提示,学生能很容易回忆本课的教学内容,背诵本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泪满衣裳

喜  欣喜若狂    忧国忧民

放歌纵酒   

还乡心切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