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听课稿,分享慈母情深听课感受和记录
慈母情深评课稿第一篇:
《慈母情深》评课稿
《慈母情深》是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一个片段,是一篇歌颂母亲的美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这堂课,伍老师优美的语言、亲切的教态、动情的朗读、周密的构思,让我深受感动。
课堂一开始,伍老师配合优美的音乐,用动听的诗歌朗诵,引出“这种人叫做‘母亲’”。把学生带入了意境,这种导入方式流畅自然、深情动人。
其次,伍老师选择了可行的教学突破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教师在本堂课设计上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留足自读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自悟。如开始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具体讲解时再充分给学生自读的机会。但同时,并没有放松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对“龟裂”、“震耳欲聋”等词结合上下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了这几个词的准确性,也理解到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辛,进行由内而外的启发。这样从知识和情感上的目标都同时达到了。
在重难点上,伍老师非常注重通过阅读启发情感,并同时强调作者的写作方法。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部分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我的母亲”,这些动作描写,伍老师让学生反复读,从语速上的控制,表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而后四个“立刻”,又用快得语速启发学生体会母亲的忙碌,在读中悟情。
再次,伍老师还注重了小练笔。本堂课中出现了两次让学生动笔的机会。一次是“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让学生写出此刻作者的心情;第二次是在课文结束时,启发学生写出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这一过程从作者的对母亲的爱,延伸到让学生体会自己对母亲的爱,启发学生从情感上得到升华。
总之,伍老师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情感感悟深刻,是一节生动又深情的课,值得我学习。
慈母情深评课稿第二篇:
《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辛苦赚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听了陈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令我感触颇深:
一、深入品读文本,丰满人物形象。
课堂上陈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如环境描写中“烤”,人物描写中“瘦弱、龟裂”等,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想象、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悟慈母情深。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人物形象,还渗透了写作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重视朗读,细细地品词悟句。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陈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比如,在学习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时,不仅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体会文字,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法,比较写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由学生自然生发出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了体现母亲辛劳的其他句子后,陈老师引领学生又回到这一句上,再练习朗读,体现了读、悟的层次性。她在无声处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
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无疑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陈老师引导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