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读后感阅读感想

时间:2022-09-05 五年级 浏览:

白鹭读后感阅读感想

白鹭读后感一

 白鹭郭沫若读后感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你看,他在1942年秋天写的《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

  是的,这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白鹭,给我们多少启示啊!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优美而有富有意境,更何况是一首精巧的诗呢!你可能要问了:白鹭有什么美的?但由此可以看出,这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正然我们等着它发芽,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来。

  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嗨,这句话似曾相识,让我想起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白鹭身上,是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审美的问题了:为什么平常就不美呢?“然而”一个转折,犹如舞台上的聚光灯,视线自然地被聚焦在白鹭身上了!“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就是这个美的精灵,还为人们创造出“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面”,奉献给人们“乡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这使我想起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由此不禁问一句,生活中还有多少事物本不该被漠视,却被漠视掉了呢?还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这个思想牢笼里?

  所以,我们得善于发现美,追求美,更要创造美。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是视而不见,但是它们绿遍天涯;墙角的花,谁能在意,但它们美化了一角天地。黄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与你擦肩而过,但是它们却是一道绝美的意蕴深沉的人生景。

  再看,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的绝顶”,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可白鹭却处之泰然,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读到这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郭沫若爷爷看来是写白鹭,其实是在写人呢!这实在是想告诉大家,做人就算做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永远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笑。这自然也是郭沫若爷爷的自我写照了。试看,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涡中,却永葆白鹭的一身清白,更有处之泰然的风采。

  自然,我们就是要想人生的绝顶不断攀登,就像舍身斗歹徒的英雄周光裕,就像九死一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无畏勇士,就像遨游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就像……他们正站在时代的绝顶向我们召唤呢!

  哦,有人认为,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吗?生命如歌。只要他在瞬间创造了辉煌,这首歌就不会停止,永远,永远……我想,生活中许多像白鹭一样默默无闻的人,只要尽心尽力地活着劳动者,虽不能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也一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白鹭》一曲已终,仍让人感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瞧,“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群白鹭正从历史深处飞来,正像美的精灵在人。


读后感二: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读《白鹭》有感

今天,我在书上读到了文学大家郭沫若的《白鹭》一文。读罢,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白鹭虽然普通常见,但是却是极美的动物。它是有着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鸟。它经常独立于小树的绝顶,看起来很不安稳,却很悠然。有时,白鹭还会来到清水田里站着钓鱼,整个田就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看到这里,我也仿佛身处于画中。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多么可爱啊!

我不由的想起有一次我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看见了一幅画,画中画着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它们中间围着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后一种动物”。是啊!地球上除了我们,还有这么多可爱的生灵。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身手矫健的金丝猴、体态轻盈的丹顶鹤、王者风范的帝企鹅,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自然才会如此生机勃勃。

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无知,我们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动物们失去了家园,很多动物无家可归,濒临灭绝。即使这样,人们还不满足,将它们残杀并端上餐桌。今年的新冠疫情就是因为人们贪食野味造成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对动物的保护。作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把环保的意识植入心中,从点滴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当我们的环境变好之后,当我们拒绝野味上桌之后,我们的动物朋友们还会因为没有生存的希望而无助吗?

我相信,在未来,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地球上不会只剩下我们人类自己!


读后感三:


曹文轩说:“一个艺术家的本领并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受,而在于他能接受到生活的微弱信号。”尼采也说过类似的话:“伟大的风景往往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才是为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里藏着动人的美丽,而这需要用心感悟和发现。

儿子上五年级,第一篇课文就是郭沫若先生的《白鹭》。郭老的作品,先前我了解的并不多,《天狗》让我见识到他的奔放和激情;《天上的街市》让我见识到他的浪漫和执著;历史剧《屈原》让我见识到他的爱国和批判。但这一篇作品却让我真正见识到了他作为文学大师的风范。

初读此文我便爱不释手,欣喜若狂。说手不释卷,一点也不夸张,只一眼便爱上它。熟背之后,更不可自拔。

开篇说:“白鹭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句暗喻写出了白鹭的美,这种美,不是明烈明艳,反而让人用心细细品味。因为诗的语言是含蓄凝练的,诗歌就像茶,需要慢慢地泡才能沁人心脾。欣赏白鹭,就像欣赏一首诗。此时,白鹭就像播在我心中的那一颗美的种子,慢慢地发芽开花。

接下来郭老又用白鹤作对比,突出白鹭的寻常。正因为寻常人们才往往忽视它的美。正如蓝天,正如碧草,我们每天在匆匆之中往往熟视无睹,实际上呢,最美的风景往往是最常见的风景。郭老的见解可谓一针见血,独到精辟。

接下来,郭老化用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一段,写其美到了极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真可谓匠心独运,别开生面。而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幅幅精妙,令人无限遐想。尤其是“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段文字里,白鹭成了人的化身,做人不正是这样吗?勇于进取,勇攀高峰,才能悠然于世间。这南方水田里常见的精灵,无外乎古人称它为“水边隐士”,“江田长者”了。

文章最后,郭老又云:“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一首精巧的诗已经很可爱了,散文诗更体现了郭老的可爱,郭老对白鹭爱到了极致。喻体前后照应,就像一首曲子,虽终了,但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让人回味无穷。

什么是好的文章?从名家中一窥便知。文章源于观察,源于生活,源于真情。疫情期间,我陪儿子一起听网课,听了老舍先生的《猫》《母鸡》,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几位大师妙笔生花,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写得有生有色,活灵活现。大师级别的文章,不是拼出来的,是向生活要来的。学名家,品名篇,才能让人更好地向前。

徐飞老师说:“写作是一种自我唤醒,是独抒性灵,发抒己见的个人表达。”这些名篇,无不一一验证了他的名言。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没有语言的是诗。比如能敏锐地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喜欢驻足欣赏路旁的花丛;或明月当空关灯赏月;或在炎炎夏日,为让邻居消暑,一直洒水到邻居门前……下雨时欣赏雨景,刮风时倾听风声,遇到有困难的人便挺身相助。”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不错过日出,不错过午后的阳光,不错过生活中的丝丝美好。如郭老一样,在平常中发现事物之美。

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我们不必成为,而且也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一支被缪斯女神吻过的笔头,从此将笔下生辉,字字怡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园日涉以成趣”,他天天去一个破园子,非但不厌烦,反而觉得很有趣味,这是因为他的心灵层次很丰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心观察生活,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过一种有审美的人生。一个人内心有万顷的波涛,眼前才会有波涛万顷。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