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公开课前的那个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显示屏,苦苦思索着修改方案,发了好几个小时的呆。
第二天,我带着“微调”后的教案,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自己的班级。教室后面,坐着一排过来听课的老师。
课上,我直接揭示了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之后,我径直让学生翻开《语文作业本》,完成第1题,以此来检测学生预习时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接着,我先请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将预习时完成的《语文作业本》第2题的答案进行组内核对,然后在组内核对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前,我先请学生说说完成表格过程中的“答题心得”。吴睿燊立即举手表示:在完成这样的表格题时,要先读懂表格中已有内容所告诉我们的答题规范——在这个表格中,从左到右依次填的是将军的“见闻”、“反应”和“情感”。随后,燕竑天站起来核对了整个表格题的答案。当他交流到表格第一行“将军登上小岛后,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时的反应和情感时,学生们纷纷发言表示异议,有人觉得将军此时的心情是“怀疑”,有人认为是“纳闷”,还有人提出是“惊讶”。
于是,我让学生重新回归文本,先找到课文中“将军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相关语句的所在段落,再在找到的语句前后寻找将军的反应和情感。通过对课文的重新审读,学生们很快在第4段中读到,当将军看到菜地时,紧接着“不由得一愣”的表示情感的词语,应该是“怀疑”。由此,我告诉学生这道习题的又一个答题秘诀——“瞻前顾后填表格”。
鉴于前一天的试教课上时间有些不够用,再加上根据表格内容讲述故事梗概不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节省时间,我抛弃了“利用表格讲故事”的环节预设,直接进入“品读故事细节,体会将军情感”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语文作业本》中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课文就是按照将军‘登上小岛——留下用餐——离开小岛’的顺序来写的,这是课文中一条非常明显的故事线索。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一条比较隐秘的线索,但是你通过表格是可以有所发现的。看出来了吗?”
学生低头看了一眼刚才完成的表格,略一思考,立即回答:“是将军情感变化的线索。”
“真的是这样。你看,随着故事的发展,将军的情感从一开始的‘怀疑’,经历‘生气’‘感动’‘心疼’‘感动’,最后变成了‘崇敬’。那么,是什么让将军的情感从一开始‘怀疑’变成了最后的‘崇敬’?”说着,我将“怀疑”和“崇敬”一左一右地板书在课题下方的两边,中间则留出一片空地。
见学生欲言又止、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接下来,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寻找课文中引发将军情感从‘怀疑’到‘崇敬’的‘剧变’细节,用笔圈画出关键词句,特别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一写批注。”
看着学生们簌簌动笔的样子,我觉得,相比于昨天的试教课上让学生“先圈画心情(神态)的词语——再核对自学成果——最后交流将军最感动的地方”的做法,今天的处理,主问题更明晰,对信息的整合要求也更高,成功地把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学生手上。
学生完成自学之后,通过指名交流,我很快就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中间留白的位置写上了“关心长辈”“不怕吃苦”“爱岛如家”“爱国情深”等四个关键词,将将军心情变化的原因用凝练的语言补充进板书里。在分析战士们“爱岛如家”的情感时,学生们大多将战士们“将菜种和土带到岛上”简单地理解为思乡之情,只有阮丘图读懂了他们把家乡的土和菜种带到岛上,是出于战士们想要扎根海岛的愿望。
接着,我学着黄老师的样子,围绕战士们“不怕吃苦”的细节,先让学生以课文为主阵地,通过对全文内容的再次浏览,品味文中对于海岛生活艰苦的描写,再请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战士们守岛生活的理解,最后,通过阅读教师准备的文字资料,观看《南沙太阳花》的MV,多角度地走进了海岛士兵的生活。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们对战士们的海岛生活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也对将军情感变化的原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于是,我适时出示“小练笔”,让学生们试着站在将军的视角,写一写看到此情此景时将军的内心独白。在交流小练笔时,学生们并不积极,但阮丘图笔下的将军想到“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我成天大鱼大肉,住别墅,吹空调”的天真话语却引起了全班同学乃至听课老师的开怀一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完小练笔,我组织学生齐读了最后两段。读完这两段话,当我再次问学生将军的情感因何而变化时,陈思涵立即借助板书中的关键词作了简洁明了的回答。
于是,我顺势组织了一次现场采访活动:“同学们,将军带着满心的崇敬离开小岛之后,立即有记者闻讯赶来采访。现在我就是《爱菊晚报》的记者,哪位同学愿意扮演一下将军,接受我的采访?”为了拉近学生与“采访”的距离,提起他们的参与热情,我特意将校名“爱菊”与记者的身份做了一个链接。果然,此言一出,学生们立即乐开了花,好几个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为了保证公开课的课堂效果,我分别将吴睿燊和张澈请上了讲台。在“采访环节”,我先自我介绍,强调“我”是《爱菊晚报》的记者,再根据学生的姓名分别尊称他们为“吴将军”和“张将军”,然后进入正题:“听说将军你刚从一个遥远的小岛上回来,一定很辛苦吧?对于小岛上的一切,我们都很陌生,能不能请将军谈谈你在小岛上的所见所闻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两个学生都很聪明,迅速抓住板书中的一个关键词,从一个方面切入话题,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掌握的相关资料,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守岛战士们令人崇敬的一面。唯一的一点遗憾是,在采访环节,我连续两次扮演了记者的身份,而没有在采访第一位“将军”之后,请台下的学生上来扮演记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