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课堂笔记
会写的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及造句
泻 xiè 氵 左右 倾泻 流泻 瀑布从高处倾泻下来。
潜 qián 氵 左右 潜水 潜力 这家公司发展的潜力很大。
试 shì 讠 左右 考试 比试 他在这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胎 tāi 月 左右 轮胎 胎儿 这四个轮胎的质量很好。
皇 huáng 白 上下 皇帝 皇宫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履 lǚ 尸 半包围 履行 步履 履行承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疆 jiāng 弓 左右 疆土 边疆 我国的疆土辽阔,物产丰富。
会认的字 “泻、胎、履”见“会写的字”
粼 lín 粼粼 波光粼粼 惶 huáng 惶恐 惊惶 哉 zāi 悠哉 善哉
多音字 横 héng 纵横 横线 少 shào 少年 年少有为
hèng 蛮横 骄横 shǎo 少数 少言寡语
字词
句解释 硎:磨刀石。
隼:一种凶猛的鸟。
干将:古代宝剑名。
哉:表示赞叹,相当于“啊”。
八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
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作者简介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等。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文章翻译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主要内容:
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用对仗的语言论述了中国少年责任重大,以及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强调了少年责任的重大。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过大量的比喻,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进一步赞美和祝愿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词句赏析: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强调国家命运系在少年人身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作者鼓励少年发愤图强,担负起建设祖国重任的思想感情。
2.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作者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把少年中国比作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条理清晰,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和美好祝愿。
3.美哉, 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两个感叹句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中国少年的美好祝愿。
课文重难点探究:
1.文章第二段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全是由四字词语组成,句式整齐并且逢双句押韵。这样的句式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之情,同时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鼓舞。
2.为什么称中国是“少年中国”?
本文是节选的内容,前文中作者针对帝国主义污蔑中国为“老大帝国”的错误言论进行了痛斥。他认为中国是“少年中国”是一个有潜力、充满朝气的中国。所以称中国为“少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