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解析笔记

时间:2022-12-20 五年级 浏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解析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写“我”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和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及“我”从这两种评价中得到了感悟。
脉络梳理: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写“我”八九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却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15自然段):写“我”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帮助下一直写作。
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我”成年后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爱对“我”成长的作用。
词句赏析:
1.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三个关于时间的词语单独成句,说明了“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突出了“我”盼望父亲回来的急切心情。
2.“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糟糕透了”的评价和“扔”字表现了父亲的严厉和父亲对“我”这首诗的不屑,与前文母亲的“精彩极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
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刮倒。
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课文重难点探究:
1.当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
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巴迪的反应是“得意扬扬”;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巴迪的反应是“痛哭起来”。
2.为什么针对同一首诗,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不想欺瞒“我”,所以实事求是地批评“我”的诗;而母亲更多的是站在情感的角度来评价,因为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诗,所以母亲是鼓励“我”的这种行为,是想多给“我”一些信心。因为父母的出发点不同,所以评价不同。 
3.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
一是“ 我” 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个方面,所以“我”是多么幸运。
4.作者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的?
  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温柔的母爱给了自己写作的不竭动力,严厉的父爱让自己不断总结、提高。如果只有母亲的慈爱、包容,那么自已得到一点儿成功就会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那么自己就会对写作失去信心。父母的爱使作者的内心得到了平衡,使他生活的小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