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3-04-07 五年级 浏览:

 自相矛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本案主要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收集矛和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走近古文
 
     1.激趣:老师知道同学们读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对应的图片。(依次出现《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的故事中的图片)
 
     3.引导学生回顾这几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4.出示图片《自相矛盾》。
 
     (1)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2)这个人手里分别拿的是什么?
 
     (3)观看矛和盾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介绍矛和盾。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矛和盾,为学文做好铺垫。
 
     5.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言文《自相矛盾》,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相机板书: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导入,复习故事的同时明白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
 
     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
 
     学习小助手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4.组长组织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相机强调“吾”读二声,不读“wǔ”;“誉”不要误读成“yì”。
 
     吾盾之坚 其人弗能应也 自相矛盾 誉之曰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吾 弗 矛 盾 誉
 
     (3)小组赛读生字。
 
     吾 弗 矛 盾 誉
 
     (4)学习多音字“夫”。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区别形近字识记:曰——日。
 
     4.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5.教读难读的句子。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
 
     6.指导读文,学会停顿,读出节奏。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借助停顿,使学生在练读中学会读好文言文。
 
     (1)自由练习。
 
     (2)多种形式赛读。
 
     (3)齐读。
 
     设计意图:因为文言文的结构与现代文不同,所以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而赛读既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三、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1.指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和词语。
 
     2.课件出示“写字小助手”,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写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的“矛、盾”,将容易写错的笔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3.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圈画的生字,重点指导:
 
     “矛”字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丿”。(学生书空“矛”字,重点强调点的写法)
 
     “盾”里面是“目”,不要写成“日”。(学生书空)
 
     4.课件利用动画演示这两个字的笔顺和书写要点,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注重写字指导,在交流评议中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注意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四、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1.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2.把《自相矛盾》读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指生朗读课文。
 
     3.导入:《自相矛盾》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自相矛盾》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加强复习,夯实所学,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根据语境联想,在小组里逐句说说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借助注释,默读思考后小组交流。
 
     3.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觉得有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呢?
 
     4.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1)谁来说说看,这两句话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语,哪句话?
 
     (2)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誉”的意思。
 
     (3)融情练读: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人在干什么?指名让学生接龙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引导学生感知融情想象也是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分别当楚人,夸夸坚固无比的盾和锋利无比的矛。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教师引导质疑。
 
     (1)楚人的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是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
 
     (2)出示句子: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①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弗”的意思。
 
     ②教师相机导学:这里的“或”你是怎么理解的?
 
     (3)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是一个孩子,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一个中年人,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人的反应是怎样的?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
 
     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
 
     (1)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不能应吗?
 
     (2)出示句子引读:不能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立”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和古文。
 
     8.指名互讲。
 
     9.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理解文言文并不难,可以借助注释,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融情展开联想。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通过先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拓展延伸,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思考后组内汇报。
 
     (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2.出示填空,引导背诵。
 
     3.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誉、吾。
 
     (2)读生字并组词。
 
     (3)重点指导这两个字的书写。
 
     (4)课件利用动画演示会写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5)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地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同时选择重点字进行写法指导,同时加强学生间的评议,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