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使学生明白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本文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本节课我主要以第一课时内容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读文、识字,会写“呢、呀、吗、吧”等生字,重点理解“闷”“阴沉沉”“伸腰”等词语,结合图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下雨前会有很多征兆。同时尝试使用立小言主题阅读资源。
通过课题理解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区别,渗透准确用词的意识。字词句的练习,为读好课文做好铺垫。通过对比观察我会写的字“呢、吗、呀、吧”的结构共同点,及书写要点,学习写好这几个生字。
对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体会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努力达到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是开题导课环节不够精炼,浪费时间较多,课时划分应该再明确,教学设计重点环节应层层递进。课堂氛围感觉比较沉闷,不够轻松活泼,毕竟面对的是一年级儿童,所以设计没有很好结合低年级儿童特点进行,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够显著。
课文第一自然段句式练习应该放到第二课时,几个语气词的观察书写应该调整到相关句子朗读之后,紧接着练习,不然会给人跳跃的感觉。因为是第一课时,主要课时目标是学生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所以立小言的延伸拓展环节对学生有点拔高,应该放到第二课时,这样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个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