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习惯”为主题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做事没有明确目标,要有始有终,一心一意,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了六个部分: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三、品读课文,复述故事;四、积累运用,拓展练习;五、写字指导,规范书写。六、自检自查,养成习惯。我认为以下环节设计尤其突出:
(一)巧妙融合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如果说,语文课堂如诗如画,那么信息技术,则如流光溢彩的云霞,为教学活动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授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信息技术截取动画视频中的一部分,一方面激发学生深入课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结果会怎么样呢?
其次,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掰、扛、摘、捧、抱、扔、追等表示相近动作动作词,其细微的区别,孩子们很难掌握。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动词的区分,我运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判断对错”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动词,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句式学习时,我运用希沃白板中课堂活动“知识配对”的形式,让学生上台把词语送回家,设计了词语积累,练习说话等环节。最后把学到的动词及句式学以致用“想象创编”,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本来枯燥的积累运用学习,变得环环相扣,妙趣横生。
学习生字环节,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放大镜”,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擅长记忆的生字,强调说明。写字时,充分利用“语文资源”里的“汉字”功能,既可以演示四个生字的笔顺,又对他们的发音、部首、及书写要点进行详细说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生字学习起来,非常方便、直观。
(二)紧扣主题,培养学习习惯
本单元是以“习惯”为主题的,《小猴子下山》重在让学生养成做事要有目标意识的好习惯。教学开始,我便向学生提出“争做五星级学生”的目标,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目标,我都及时总结评价,并鼓励学生点亮一颗星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收获满满。
(三)由扶到放,提高学习能力
这篇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小猴子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心情怎么样?它是怎么做的?”来写的。我边讲解课文边充分利用电子白板里的“笔”,随时进行重难点圈画和突破。我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意思,复述第一段。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填空复述课文内容。第三、四自然段,则直接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整个设计很有梯度,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板书设计,精巧凝练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鲜艳的图片,我便将课文里的关键动词,结合图片予以巧妙组合呈现,板书精巧凝练,帮助了学生理清层次、把握重点、概括大意,同时也让后面故事复述有所依托。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评价语言过于平淡,缺乏针对性。今后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